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白蕉书法系年(简编)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9-08  

名称:白蕉书法系年(简编)

书法家:白蕉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内容为:

“曲水归帆几点浮,大桥坚卧傍圆洲,长龙出峡嘘云白,欲上江干百丈楼。

六和塔即景用赖少其同志韵。

古木多姿潭意静,初阳曲径鸟声幽,画师接景寻前事,要为夫人计后游。

三潭印月戏赠贺天健。

延年脚力出珠珍,细雨晴池景亦殊,地下文章似晋宋,人间观赏足清娱。

玉泉。

一舸平堤下,横湖载几人,浅春浮绿意,初日泛银鳞,去住千家异,崇卑万瓦新,河山重整顿,寰海满歌声。

泛湖。

一九五五年春送殡黄宾老留杭三日,有诗四首,同行赖少其、江寒汀、贺天健、唐云、林风眠、赵延年诸家。

细草如兰有不同,虞山二月接天风,卢生癖似何生癖,各拾西峰一片云。

眼明选石桃源涧,归路浑忘是夕阳,窄径乌靴循乱石,下山午(按:舞也)势看周娘。

桃源涧觅赭石,同行江寒汀、唐云、周练霞、穿革制乌靴,半途坐等,下坡时提心吊胆,同人笑谓创造了一种午(按:舞也)蹈姿势。

胜地应夸冠此乡,破山寺貌想齐梁,绿肥红瘦它时路,策杖还须雨后来。

偕张充仁等去联珠洞,得大片赭石,天晴未见瀑流。

信美河山写此行,何即老去愧无文,微云淡日虞山道,一队画师入剑门。

岸动船移塘水清,剑门回首在天根,眼前画稿谁家富,色午(按:舞也)相看讴屐痕。

二日记事。

移山未少小愚公,品石中宵兴更浓,谁省愚园楼上客,看山原是出山翁。

雪后荒台想像中,司农□□□□□,□□□□风吹醒,也教何生一脸红。

江寒汀出虞山土白酒,喝几口上面风一吹就醒,是个特点。

来时方拓路,归日两行树,新事何处无,相惊吾和汝。

归途放眼,忽感异样,则路别三日,宽拓工程竣工,两旁已遍植一人半高树苗,首尾二百里,口占一绝。

一九五六年二月廿九日,上海美术工作者三十三人,专车去常熟虞山写生,前后四日,得素材二百余幅,予有诗十首纪行。

走尽花街思不穷,园林此地甲吴中,故知步步经营意,自具千秋落落胸。

拙政园。园林路绿化俱属花树,俗称花街。

天壤何年卧大牛,雷声雨打只埋头,江山何处无奇境,爱象天池作冥搜。

天池寂鉴寺。

华山之阳绝幽深,画师心事殊古今,山巅大佛三丈六,望见今朝新农村。

过莲华峰出倚云栈。

东阁扶栏向两方,几人戴月出僧房,苏城灯火珠横贯,一线遥看放夜光。

飞云挟势庄遥山,大笔淋漓欲写难,吴下才人谁复在,高台负手不知还。

灵岩寺东阁看日出书所见。

天平山骨故相高,拔地苍松气更豪,选坐自亲苔石绿,静中初味爱松涛。

灵岩寺后山走天平山麓。

佛门生事眼中呈,檐溜声和落纸声,好是上人能作法,雨围东阁夜张灯。

题俞子才作僧众农场丈二中堂。

将往莫厘,雨阻灵岩,妙真方丈酷爱艺事,请诸家作画,并谓雨落天留客,固老衲昨宵所曾祷也,故第三句及之。

松坡翠衬夕阳斜,山外青山水外沙,画稿眼前开董巨,吟怀策下竟谁家。

琴台后山晚眺。

小中见大幽且深,胸中邱壑想若人,回头似见倪高士,长叹一声狮子林。

观汪义庄假山。

花草精神见是翁,小园邱壑正无穷,何处老子亦难老,要看新华变画风。

紫罗兰馆访周瘦鹃即赠。

一九五六年五月上旬,上海国画作者孙雪泥、贺天健、钱瘦铁、沈迈士、江寒汀、唐云、吴青霞、俞子才、张守成,及西画雕塑家张充仁等二十三人去苏州旅行写生,日程为天池、华山、灵岩、天平及诸园林名胜、洞庭东西山,则以雨阻,未果去,先后七日,统计得素材二百余幅,予得十绝句。

介(按:解也)放初期,陆俨少作者以所作山水索题,予漫题一绝云:廿年以后许寻山,相见何人无好颜,今日仔肩如石硬,松风呼我不能还,诗未留稿,它日作者应野平以所作台湾阿里山风景横披索题,寻思之顷,野平为予诵之,欲即题此诗,予言廿年估计错了,改为十年写上,今四个月中两度看山,凡所闻见,迥非畴昔,距改诗之时,仅三年余,不歌颂共产党,待歌颂谁来?六月三日休沐,理旧箧试蕉林书屋,梁章钜,景室真香,盛昱,选烟两种,写纪游句,为煦良同志嗢噱,墨故佳品,纸亦不恶,使日制明畅笔,如驭劣马。白蕉并记。”

程文先生《白蕉精心之作——自书诗卷》(《书与画》2002第2期)云:“白蕉《自书诗卷》(见本刊20、21页),纸本,19.3×224厘米,书于1956年6月3日,时年50岁,是题赠作家、翻译家周煦良的。”

(40)、《白蕉致翁史焵信札(四)》(《书法》2001第11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内容为:“适去看明四家画,遂致相左为恨也,佳茗感惠,意所难言,印刻早好,侯取便中(兼旧写兰),顾我仍望史焵仁弟,复。三月五日,刻未得意,异日再图为之。”钤印:白蕉、翁史焵。1955—1956年,白、史往还频繁,1955年三月白在杭州,且此作风格,似晚于前三信,故疑为1956年作,存疑。

(41)、参见金学仪《白蕉与徐悲鸿》:“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六日,白石老人在京逝世,白蕉无限悲伤,连夜写了‘悼人民艺术家白石老人’,以表哀悼之情。不几天就发表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上,他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石老人‘生活与艺术的获得统一,而能够推陈出新,在学习画家的过程中,能入能出的独具面目’,是一位真正的杰出艺术家。并在文中亦分析了‘有些画家到了生活去,为什么没有创作’的原因。”

(42)、与方去疾书《杂书高尔基语、郭沫若诗、民歌及毛主席语成扇》。内容为:“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之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语。决心似愚公,劲头赛武松,力量比天大,热情像火红。民歌。社员意志坚,人马布山巅,锄云又犁雾,庄稼种上天。民歌。劈开黄羊山,抬高桑干河,抛山下河岸,引水上山坡,翻山倒海寻常事,今日愚公天下多。郭沫若诗。看得清,记得明,思想转变快,办法学得真,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毛主席语。去疾同志正书。白蕉。”

此作从文字内容看,有“社员意志坚”一句,当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又从民歌内容看,当写于1958年2月——1960年冬“大跃进”期间,但考虑到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已不可能有此作,故当为1958——1959年间书作,文辞豪气干云,当写于“大跃进”前期,故断为1958年下半年作,存疑。

(43)、行草《自作词“清平乐”二首》(《中国书法》1988第3期)。内容为:“笑来擎泪,说着心还喜,隔夜无眠同敌忾,街静冲锋声励。满城唱彻秧歌,八方万岁高呼,十里长龙相接,红旗翻舞欢晤。十周年到,貌换春申道,若问何来全面好,事事都争分秒。欢腾长庆翻身,共歌党是恩人,喜看光辉前路,人人益奋忠勤。上海解放十周年作,白蕉稿。”

(44)、《“山高惯伍”草书自作诗》(《中国书法》1988第3期)。内容为:“山高惯伍云和月,地阔吹尘雪与霜,天下谁惊复谁喜,巨龙十载起东方。白蕉。”从“巨龙十载起东方”一句看,当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作。

(45)、国庆十周年作《颂人民公社诗》。内容为“国庆十周年作:东方红日万年升,公社花开三户兴,旱涝□□(按:似为“小它”?)天地变,粮棉□(按:似为“衣”?)共铁煤增,低头让路看山水,握手欢呼来友朋,正是人间风向换,几洲齐望此明灯。颂人民公社。”1959年十月作也。

(46)、《节日夜游一首》(《中国书法》1988第3期)。内容为:“节日夜游一首,十年成就讴歌党,欲拟恩情海未深,环屋珠灯穷望眼,满城游客喜连心,漫看花木宽新路,自认崇楼识旧邻,小驻昂头同尔汝,空中炮仗幻千型。书为史焵同学。白蕉。”

(47)、参看戴自中《沈尹默先生年谱简编》。

(48)、笔者曾就此问题就教于旅德周师道(奈尔)先生,2003年7月1日,周先生回信如下:

“兆彬君:

--1962年在上海青年宫(位于八仙桥大世界楼上,上海少年宫为另一处)听白蕉讲课

事:

上海青年宫中学生课外业余活动辅导中心举办,暑假中,约8月中旬,酷热,周四?

一下午,1:40-4:40左右。听众主体约30多人,为持特邀票的全市各中学校学生书法爱好者或书法比赛得奖者代表。另有组织者、主持人和白先生陪同者数人,已忘姓名。我首次看到他。

先生气色和祥,身高约1.65米,站立于首排课案前讲,不时伴作手势。他头顶天花板上那个大电扇坏了,不动,临时加设于他身侧的小电扇吱吱地吹动着他浅色绸衣,益显身材清瘦。先生操略带松浦一带“吴软”语调和口音的上海市西话,不带稿,喝口沙滤水,就慢条斯理地讲起来。

讲课内容,甚至一些主要句子,都大致同《书法十讲》,但次序两样,生动如讲平话(“说书”),每引哄堂大笑。先生此时也据课案微笑,面露知会之色。讲时有插问者,先生或答、或示意主持人制止。讲完简答了三四提问。

走时有追去提问者数人,含在下,先生均简言在电梯口前答完而去。(问答内容因未得先生发表许可,永不披露。)

据主持人小结语,此为全市第二次讲。此前数周已为若干书法爱好者试办过一次。此后两月还将借市总工会为全市企事业书法骨干举办,日程见晚报云云。

(此后我又逢到先生两次,情景和谈话内容未经先生发表许可,永不披露。)

--对先生书法是否受藤原佐理影响事一无所知。 奈尔顿首2003。7。1。

按:《书法十讲》为白蕉1936—1938年所写,此稿在解放前因抗战爆发而未付梓,后经金学仪整理,曾刊于香港《书谱》,20世纪90年代,《书法》杂志曾原文摘要分期连载,或许因为要适应讲课时的目的,故讲时次序有变。

(49)、《兰题杂存长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1999年9月第2次印刷,开本:787×1092,定价: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