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孟孝琚碑
书体:隶书
分类:汉金石
年代:秦汉
备注说明:汉金石作品欣赏
《孟孝琚碑》整拓
《孟孝琚碑》 碑高1.33米、宽0.96米、厚约0.24米。碑文隶书,直式,由左向右,共15行,其中第5行只有3字,第13行无字,第14行16字,第15行10字,其余每行21字。合计残存260字。碑文两侧有龙纹和虎纹,下有龟蛇纹。由于上段缺失,仅有“丙申”“十月癸卯”“十ー月乙卯”等字,立碑年代,因缺年号,说法不一。多数学者倾向于东汉永寿二年或三年(156、157)立,是云南省现存唯一一块汉代碑刻。
《孟孝琚碑》原碑
此碑置放于昭通市内原地区实验中学,后实验中学搬移望海公园后改为实验小学,后实验小学搬离现昭通大道与金鹰大道交叉口新校区后,现为新开发楼盘文渊小区内。碑于清光绪27年(1901)在昭通白泥井出土,当年移置昭通城内文庙。
此碑主要记述记述孟孝琚的生平事迹。孟氏为著名“南中大姓”之一,孟孝琚,原名孟广宗,“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群书)”。时边疆地区已深受汉文化影响。碑文辞典雅,形体、画像、书法都是东汉时期盛行的风格。从书法上看,碑文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画瘦劲古朴。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北方南圆”的陋说,而且可以探索“汉隶与今隶递嬗痕迹”(梁启超语)。
是碑出土以来,名满海内,题跋者多至数十家,被誉为“滇南瑰宝”、“稀世之珍”、“古汉碑第一”。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孟孝琚碑作为汉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孟孝琚碑》原拓局部图片
《孟孝琚碑》原拓局部图片
《孟孝琚碑》原拓局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