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小众书体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商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10-14  

名称: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书体:甲骨文

分类:甲骨文书法作品

年代:商代

原作尺寸:长32.2厘米 宽19.8厘米

作品材质:牛肩胛骨

收藏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

备注说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160余字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 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a href=http://www.shufawang.cn/e/tags/?tagname=牛骨刻辞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牛骨刻辞</a>-正面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牛骨刻辞-反面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

一、介绍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是商代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12世纪)的一块大型牛肩胛骨刻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早期甲骨文的代表作,在甲骨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文物特征: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肩胛骨,尺寸巨大,刻辞布局饱满,字口内填满朱红色(涂朱),显得庄重瑰丽。

  • 核心价值

    1. 内容宏富:正面刻辞超过100字,记录了商王进行的多次祭祀与狩猎活动,涉及多位先公先王和自然神祇,是研究商代宗教、祭祀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2. 书法典范:其文字处于甲骨文的早期阶段,字形大小不一,保留浓厚的象形意味,笔力雄健,布局自然天成,是学习甲骨文书法的顶级范本。

    3. 历史档案:刻辞中提到了“虹饮于河”等天象记录,与《宰丰骨匕刻辞》中的记载可互为印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

这片牛骨刻辞内容十分丰富,正面分为多个段落。由于篇幅所限,我们选取其中最著名、最完整的几个片段进行解析。

原文(甲骨文摹本精选)

正面部分刻辞:
[段落一] 壬午,王…
[段落二] 癸未,王卜,在□贞:旬亡祸?王占曰:吉。
[段落三] 乙酉,侑于奻,羌十…
[段落四] …虹自北,饮于河。
[段落五] 庚寅,王卜,在丧贞:今日步于香,亡灾?
[段落六] 辛卯,王卜,在香贞:今日步于噩,亡灾?
[段落七] 壬辰,王卜,在噩贞:今日步于䝅,亡灾?
[段落八] 甲午,王往逐兕,小臣叶车,马硪,王车,子央亦坠。

现代汉字转写与标点(精选)

(段落二)癸未,王卜,在□贞:旬亡祸?王占曰:吉。
(段落三)乙酉,侑于奻,羌十人。
(段落四)…有虹自北,饮于河。
(段落五至七)庚寅,王卜,在丧贞:今日步于香,亡灾?辛卯,王卜,在香贞:今日步于噩,亡灾?壬辰,王卜,在噩贞:今日步于䝅,亡灾?
(段落八)甲午,王往逐兕,小臣叶车,马硪,王车,子央亦坠。

逐句翻译与解析

原文 字词解析 现代汉语翻译
癸未,王卜,在□贞 癸未:干支日。在□:在某地(字迹不清)。贞:卜问。 在癸未日,商王亲自占卜,在□地卜问。
旬亡祸?王占曰:吉。 旬:十天。亡祸:没有灾祸。占:视兆判断。 (问道)未来十天没有灾祸吧?王察看兆纹后说:吉利。
乙酉,侑于奻,羌十人 侑:一种祭祀名。奻:可能指一位先公先妣。羌:羌族俘虏,常用作人祭。 在乙酉日,向“奻”举行侑祭,用了十名羌人作为祭品。
…有虹自北,饮于河 虹:彩虹。饮于河:头伸入黄河中喝水。 …有彩虹从北方出现,它的头伸入黄河中饮水。
庚寅…步于香,亡灾?
辛卯…步于噩,亡灾?
壬辰…步于䝅,亡灾?
步:行进,迁徙。丧、香、噩、䝅:均为地名。亡灾:没有灾祸吗? (这是一组连续的行程卜问)庚寅日,王在丧地卜问:今天行进到香地,没有灾祸吧?辛卯日,在香地卜问:今天行进到噩地,没有灾祸吧?壬辰日,在噩地卜问:今天行进到䝅地,没有灾祸吧?
甲午,王往逐兕 逐:追逐。兕:犀牛。 在甲午日,商王前去追逐犀牛。
小臣叶车,马硪 小臣:官职名。叶:人名。车:驾车。硪:通“俄”,倾覆。 一位名叫“叶”的小臣驾车,马受惊导致车辆倾覆。
王车,子央亦坠 王车:商王所乘的车。子央:一位贵族。坠:坠落。 商王的车也(因此)出了事,名叫“子央”的贵族也从车上摔了下来。

整体意译(精选部分)

商王在多地进行了连续的占卜,询问未来十天的吉凶以及迁徙行程是否顺利,结果都是吉利的。在此期间,还举行了用人牲(羌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并观测到了“虹饮于河”的奇异天象。后来,在一次追逐犀牛的狩猎中,发生了惊险的事故:小臣叶驾驶的马车翻了,连带影响了商王的马车,导致贵族子央从车上摔落。

三、临帖教学

这片牛骨刻辞是典型的武丁时期“宾组”卜辞风格,气势磅礴,是临习甲骨文的必修课。

临帖要点

  1. 把握整体气势:此片骨文风格雄浑豪放,率真自然。临写时不可过于拘谨,要胸怀开阔,下笔果断。

  2. 笔法特征

    • 线条瘦硬劲挺,锋芒毕露。起笔多露锋,收笔多出锋,形成尖利的“钉头鼠尾”状。

    • 转折:几乎全是方折,棱角分明,如折钗股,充满力量感。

    • 笔顺:以方便为准,多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3. 结构与章法

    • 结构象形意味极浓,大小参差,天真烂漫。如“车”字就是车的俯视图,“兕”字突出其巨角,“虹”字像两条首尾有头的龙。

    • 章法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字距、行距疏密变化极大,完全根据骨板形状和内容需要自然安排,充满了不对称的平衡美。临习时要特别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行气的贯通。


临习步骤建议

  1. 观大势:先整体欣赏刻辞的布局和气象,感受其雄强的时代风格。

  2. 攻单字:挑选关键性、象形性强的字(如“车”、“马”、“兕”、“虹”、“坠”)反复练习,掌握其基本结构和用笔。

  3. 临局部:选取一小段(如行程部分或狩猎部分)进行对临,体会其章法安排。

  4. 求神似:在具备形似的基础上,大胆用笔,追求其原始、粗犷、神秘的神韵。


四、鉴赏

  1. 整体视觉冲击:整片牛骨布局饱满,刻辞密布,朱彩绚烂,给人一种庄严、神秘、震撼的视觉感受,充分体现了商王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宏大场面。

  2. 代表性单字鉴赏

    • “车”字:完整地刻画了车厢、车轴和两个轮子,是商代马车形制的直接证据,形象至极。

    • “虹”字:为双首龙身的形象,反映了古人认为彩虹是一种能饮水的神兽的观念,是文字学与神话学的宝贵材料。

    • “坠”字:像一个人从高处(“阜”表示山崖)倒坠下来,生动地记录了狩猎事故的瞬间。

    • “兕”字:与《宰丰骨匕》的圆润不同,此处的“兕”字更显古朴简练,突出其巨角。

  3. 涂朱工艺:字口内填充的朱红色,历经三千年仍依稀可见。这并非简单的装饰,很可能具有宗教意义,用以强调内容的神圣性,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五、总结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史诗”级作品。

  • 从内容上,它如同一部商代的“日记”,综合记录了祭祀、天象、行程、狩猎等多方面内容,情节生动,叙事完整。

  • 从书法上,它代表了甲骨文雄强、古拙、率真一路的最高境界,其笔法的犀利和章法的自然,被后世书家奉为圭臬。

  • 从历史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幅鲜活的商代社会画卷,是研究商代历史、地理、宗教、军事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与工艺性更强的《宰丰骨匕刻辞》相比,此片牛骨刻辞更显原始朴拙,更能体现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的本真魅力神秘崇高的宗教气质。临习和鉴赏此片,是直接与那个神权与王权交织的古老文明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