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知识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1-09-21  

名称:甲骨文百家姓

书体:甲骨文

分类:甲骨文知识

备注说明:甲骨文科普

一、核心姓氏甲骨文详解

这里我们选取几个最典型、最常见的姓氏,看看它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是什么样子。

1. 王

  • 甲骨文字形

    • 早期:像一把刃部向下的大斧(钺)的形状,强调宽刃和厚重的特点。

    • 晚期:字形逐渐简化、线条化,但斧头的轮廓依然可辨。

  • 字形解读

    • 这把大斧不是普通的兵器,而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是王权的代表。在祭祀和征伐中,持有钺的人就是最高首领。

    • 因此,“王”字用最强大的武器来代表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它的本义就是君主、最高统治者

  • 姓氏来源:源自爵位(天子、诸侯)、王族后裔,以及一些改姓。这个姓氏直接继承了“王”的尊贵地位。

2. 李

  • 甲骨文字形

    • 甲骨文中目前没有明确确定为“李”字的字形。

    • 但“李”字由“木”和“子”构成。“木”和“子”在甲骨文中都非常常见。

      • :像一棵有枝干和根系的树。

      • :像襁褓中的婴儿,突出大头和挥舞的双手。

  • 字形解读

    • “李”是一个形声字,“木”表意,说明与树木有关;“子”表声。

    • 它的本义就是李子树李子的果实

  • 姓氏来源:多源于官职(“理官”,掌管刑狱,以“理”通“李”),或以李树为图腾,或封地、赏赐。虽然“李”字本身可能晚出,但其构字部件“木”与“子”的古老性,也让它充满了生命繁衍的寓意。

3. 张

  • 甲骨文字形

    • 甲骨文中有“弓”和“长”字。

      • :像一张拉满的弓,极具力量感和弹性。

      • :像一个长发飘扬的老人,手拄拐杖,本义是“年长”、“长久”。

    • “张”字是“弓”和“长”的组合,在甲骨文时代可能尚未固定成字,但其两个组成部分都已存在。

  • 字形解读

    • “张”的本义是把弦安到弓上,拉开弓弓,与“弛”(放松弓弦)相对。“弓长张”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将弓拉长的动作。

  • 姓氏来源:主要源自黄帝的孙子——挥,他因发明了弓矢(担任“弓正”一职),被封为“张”姓。这是一个与古代重要发明直接相关的姓氏。

4. 刘

  • 甲骨文字形

    • 甲骨文中的“刘”字(繁体为“劉”)像一把刀上有印记的形状,或理解为一种像斧钺的兵器。

  • 字形解读

    • 本义与杀戮、征服有关,是一种威权的象征。后来引申为斧钺一类的兵器。

  • 姓氏来源:源出祁姓,为尧帝之后,封于刘国,以国为氏。这个姓氏的古老字形充满了力量感。

5. 陈(陳)

  • 甲骨文字形

    • 甲骨文中的“陈”由“阜”(土山、阶梯)和“東”(袋子被捆扎两端的样子)组成。

  • 字形解读

    • 本义是陈列、布阵。在土山上整齐地摆放物品或军队。

  • 姓氏来源:源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后人,找到了舜的后代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其后代以国为氏。

6. 杨(楊)

  • 甲骨文字形

    • 甲骨文中有“木”字,而“楊”字的另一部分“昜”(yáng)在甲骨文中像日光下射的形状,本义是“太阳”、“飞扬”。

  • 字形解读

    • “杨”是形声字,“木”表意,“昜”表声兼表意(树木高大,枝叶上扬迎接太阳)。本义是杨树,一种高大、向阳的树木。

  • 姓氏来源:主要源于姬姓,是周朝王族的后裔。周宣王之子尚父被封于杨(古杨国),子孙以国为氏。


二、甲骨文中的姓氏现象

在商代,中国的姓氏制度与后世不同,但甲骨文中已经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族氏”。

  • 族徽与氏名:很多甲骨文刻辞的末尾,会刻有一个类似图案的铭文,这就是“族徽”。这些族徽就是最早的“氏”,代表占卜的贵族或其家族。这些族徽文字化后,很多就成了后来的姓氏。例如,“子”、“妇好”中的“好”等,都是重要的氏。

  • “妇某”结构:甲骨文中常见“妇好”、“妇妌”等称呼。这里的“好”、“妌”就是她们的氏。这表明在商代,女性贵族也拥有自己的氏,并参与政治、军事和祭祀活动。

  • 地名为氏:很多甲骨文地名,后来都演变成了姓氏。例如“商”、“周”、“唐”等。


三、如何查找您姓氏的甲骨文

如果您想探究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 第一步:判断可能性

    • 您的姓氏是否是一个古老的、常见的汉字?(如: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董、萧、蔡、彭、潘、袁、于、董、余、叶、蒋、杜、苏、魏、程、吕、丁、沈、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等)

    • 如果是,那么它有很高的概率在甲骨文中存在或有其核心构字部件。

  • 第二步:分解结构

    • 将您的姓氏分解为偏旁部首。例如:

      • “江” = 氵(水) + 工

      • “何” = 亻(人) + 可

      • “林” = 木 + 木

    • 然后去查找这些偏旁部首的甲骨文。即使“江”字本身在甲骨文中未被确认,但“水”和“工”字都存在,我们可以理解其造字逻辑。

  • 重要提示

    • 不要轻信网络图片:很多流传于网络的“艺术化甲骨文”是杜撰或错误的。

    • 接受“不存在”:如果您的姓氏用字在甲骨文中找不到,这是非常正常的。汉字在不断演变,很多后起字(尤其是形声字)在甲骨文时代并未创造出来。探究其构字部件的古老形态,同样充满乐趣和意义。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甲骨文十二生肖

甲骨文百家姓甲骨文写法,摘自甲骨文百家姓

总结

通过甲骨文看“百家姓”,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商周时代的大门。每一个姓氏的古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可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职业、一件武器、一棵树木,或是一片土地。它承载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