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岭南书法丛谭
书法家:麦华三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何吾驺
自知性僻难谐俗,因而引疾辞职之香山何吾驺,虽屡受知于明君,而终抵牾于同寅。其书法造诣之高,亦如其性之僻。所书喜雨诗卷,深入东坡堂奥,大有天际乌云帖意,且化烂缦为清健焉。及观其三采并头莲花诗立轴,则又笔阵豪雄,笔意在北海南宫之间,高视阔步,目无余子,盖其出色当行之作也。此种意境,由于其傲胄所形成。以艺术眼光观之,实属可贵,不谐俗,无伤也。
陈子壮、麦而炫
以忏魏阉而削籍之陈子壮;以立永明王于肇庆,图复兴明室,兵败被执,誓死不屈,惨被满奴支解之陈子壮。谁不钦其精忠大节,瞻其遗墨,想见其为人。犹记童时,闻故老谈其从容就义时口占之绝诗,“嚣鼓三声急,西山日双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一吟至此,此民族之英雄,遂成仁矣。遗嘱大书“书可读,不可试;田可耕,不可置”。寥寥十二字,使子孙永不造异族奴隶。假使其遗至今尚存,即以为民族宝典可也。公精于书法,四十以前用羊毛,学米董。凌丽甫所藏草书立轴,体势飞舞,用笔矫健,时有险绝之笔,而能收勒得住者,盖此期之作品也。四十以后学晋唐,改用健毫。南海阮氏藏有其扇面三帧,其中一帧是书与义皇者,最为甲观,银钩铁书,直追右军,平生所见公书,以此为第一;盖晚年之作品也,至若三希堂所刻跋唐临右军帖小楷,清空高邈,有目共赏,更无俟揄扬矣,与陈子壮同殉难之高明麦而炫,余师新老残称其精于书法,惜未获观。
朱 完、马元震、欧必元
康有为广艺舟说分篇,盛称朱完篆隶,结体取态,直与完白无二,始欢古今竟有暗合者,其书惜未获观。然观完白篆书,亦可想见其笔意矣。南海马元震,书与朱完齐名。工隶书章草。今所见者,黄子静藏有元震与欧必元合作之草书扇面一帧。元震之作,笔力清挺,甚有骨气,已登逸少之堂奥矣。欧必元所书为章草,贻息高古,体势轩翥,一点一捺,皆皇象索靖之得意处。可知其寝馈阁帖之深,在有明书家中,当与宋仲温分庭抗礼也。
梁元柱
不畏强御之顺德梁元柱,继杨琏而劾魏党,道不行,归粤以诗酒终。其穷则独善达则兼善,随所遇而安之精神,可于其书见之。尝见其草书诗卷,末署丙申嘉平田道人元柱者,草法精熟,力追怀素,挥毫落纸如云烟,胸次豁然,略无凝滞,潇洒流落,翰逸神超,以较怀素圣母帖,亦不外如是。
黎遂球
世称牡丹状元之番禺黎遂球,其文采风流,固已一时无两。其督师战死,更属旷代同钦。其书由东坡以上溯钟王,笔力矫健,而多横势。其杀字甚安,大有载华狱而不重之概。盖人格之表现也。
伍瑞隆
香山伍瑞隆,书法二王。于丰腴之中,甚有风骨。其作品,为雅俗共赏。孙仲瑛藏有其草书册页,潇洒秀丽,笔力绰绰有裕,有寿考之征,无怪乎其享龄九十余也。又有草书扇面,结字微长,腕力既足,而局势复张,草法精熟,而点书安详,亦佳作也。其子庆年亦能书,克传家学,有乃父风。
何准道
香山何蒨园,书法二王,得其神髓。李嶿藏有其山居诗行草书,结体取态,甚为得势。其合处大有王叔慎梅发帖之胜。
李青选
南海李青选,驾嗜书法,起卧皆以指作书,终身不倦。朱次琦赏其书法,称为九江开村以后第一人。古豁书屋藏有其行书立轴,书法吴兴,参以北海,笔致遒媚,而有劲气,信名下无虚也。
张家玉
明末民族英雄东莞张文烈公,毁家殉国,其轰烈事迹,可歌可泣。余弟少麟得其军中遗稿(抄本),内皆慷慨激昂之作。吾尤爱其答张元林书末段云:“兹卜九月初旬,气爽秋高,龙山帽落,斯时也,横十万之众,登越王之台大吼,灵变云鸟,旌旗冉冉,三军指顾中,是玉来也”。读之有声有色,如见其人。及观嘉乐园所藏诗稿遗墨,为之肃然起敬。书法东坡,得其瘦硬,于清劲之中,饶雍容之致。指挥若定,大有羊叔子缓带裘之风,徒观其书者不知其为冲锋陷阵亲冒矢石之无畏将军也。其弟家珍,佐乃兄杀敌,有小飞将之称,亦工书,所书村居诗,下笔刚决,体势飞动,酷肖陆游。其胸次抱负,固有相同者耶。
郑一岳
致仁归舟,闻崇祯殉国,呕血而卒之香山郑一岳。其气节大足为晚明振纲常。其书笔势险劲,英气勃勃,一如其人。李仙根藏有其行草诗轴绢本,有句云:“拂披白石,弹吾素琴。”尤见其平素修养之清高。仙根系以诗云:“气挟风雷字有芒,觥觥奇士说莲塘;平生下笔千言疾,写入生绡字字霜。”
邝 露
抱琴殉难之南海邝露,绿绮遗乡,尚存邓尔雅家。其书迹流传,体制颇多,而皆精妙。在楷书方面:简又文藏有诗轴,尝发表于大风旬刊,字径二寸许,浑厚朴茂,饶有钟元常笔意。以证其手书峤雅原刻本,笔法皆同,其为真迹无疑。李仙根藏有书锦堂记,字径方寸,虚和清挺,力追平原。在行书方面:则以雁翅城诗扇面,最为得意,书法北海参以颜柳,风骨凌峭,瘦硬挺拔。南海阮氏又藏有扇面三帧,一书走马赠向渭非诗;一书谒陈文恭祠诗;一书芙蓉峰诗;均以瘦硬胜,湛若书法,此为大宗。在草书方面:南海阮氏藏有留别颐社诗立轴,书仿怀素,笔势豪纵,大有戏笔笔意。知公于书,用功甚深。不论用意与率笔,皆臻妙境也。
高 俨
明代遗民新会高望公,诗书画三绝。尝见其行草绝诗扇面,书法南宫,多用折笔,使其挥霍之笔势,变成行处皆留。此南宫之深于晋人处,高俨能窥其奥,故能于飞舞超逸之中,有如往如复之妙,然非其有清高之气节,曷克臻此。
彭睿瓘
怆怀君父之难,佯狂自放之顺德彭竹本,其草书脱胎于怀素,而自成一家,于狂放之中,擅用折笔,以蓄其势,不使一笔滑过去。其意境如奔泉咽石,曲折綦廻。其留余不尽之处,真有一波三折之妙。古人所谓屋漏痕古钗脚之法,尽于此矣。尝自矜其书为竹本派,与其师张弼之兰根派,异曲同工。秋波琴馆所藏草书千文,可为代表。
张 穆
东莞张铁桥,倜傥任侠,书法南宫,而运以胸中奇气。低昂盘辟,若奋若搏,笔势险绝,而不流于怪。点画欹斜,而杀字甚安。无一字不精神,无一笔不痛快,其天才之高超,学力之精到,几欲出蓝。使颠米复生,亦且引为知己。凌丽甫所藏行草诗册数帧,可证也。
陈恭尹
民族诗人顺德陈独漉。父严野与清远白常灿同殉国难,独漉怆怀君父,耻仕异族,以诗书自娱。尝见其手书严野先生诰命,横批隶书绢本真迹,是书于永历三年九月者。末句有云:“云汉为章,碧化三年之血;龙文如脖,光昭万世之功。”书法曹全,得其神韵,独漉之代表作也。百壶山馆藏有咏竹桃隶书立轴。有句云:“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四时凋。”不啻为自己写照也。此幅亦法曹全,参以夏承之飞舞。挥洒自如,绝无摹拟之迹。论其造诣,实有大家之才。以较同时江苏郑谷口之写曹全,更觉高明。盖独漉能不黏不脱,能入又能出,既不背古,又不泥古。胎息于古人,而能显出个性,其笔意固厚,而又参以夏承,以矫劲之势出之。谷口则用己意太多,转失古人真意,且笔意近薄,飞舞则有之,浑厚似未也。且谷口因熟而带俗态,独漉因生而得秀色。独漉能用厚锋健毫笔,而谷口则否,此工具之不同也。独漉则胸中有蓬勃之民族思想,谷口则为写字而写字,此抱负之不同也。予又于秋波琴馆见明遗老陈之橘李光大等隶书,用笔结字,皆与独漉酷肖,当时风尚盖如此,独漉乃其超卓者欤。
屈大均
番禺屈翁山,为岭南三大诗家之一。其书法,行草最工,蒋光鼐藏有其赠瑛子诗册页绢本,有句云:“增城往日建功勋,一片丹心照寒云。有弟共麾铜马战,生儿应隶羽林军”,读之可见其抱负。其书法由东坡上追右军,善用健毫,腕平笔正,运到中锋,一种清刚之气,贯注行间,中线之佳,非深于书者未易到也。其赠余兄诗扇面,亦行草书,更朴茂可喜,真能于坡仙得大解脱矣。大草方面,则有寿朝老七律诗册页一帧,瘦硬颇似怀素自叙,亦佳作也。
王应华
遁迹空门,怆怀绍武之东莞王应华。其胸中之抑郁,可于其书法观之。南海阮氏藏有其草书立轴,书法南宫,多用折笔,于雄肆之中,极抑扬顿挫之致。其署名,又甚有杜牧张好好诗之笔意也。
黄 芳
明末清初,广东书家之习颜者,南海邝露以清虚胜;琼州黄芳则以坚实胜。尝见其手书神泉文稿,其方正严肃之笔法,酷肖司马光,风骨凌峭,凛然有不可侵犯之色。以较云南钱南园之用刚,湖南何绍基之用柔,当分庭抗礼,各擅胜场也。
何 绛
北田五子,掩门读书,共砺气节,有立有守,确乎其不可拔,虽古之夷齐,何多让焉。五子之书,除陈独漉已见上文外,其次为顺德何绛。赏其寿朝老诗轴,行书,瘦硬通神,极有骨格,笔意在北海识悬之间。其合处尤类湛若水。观其书,想其为人,令人肃然起敬也。其余顺德何左王、梁器圃,番禺陶苦子,三子之书,皆未获见。闻李仙根藏有苦子家书一通,惜未拜观。
余志贞
余志贞,擅长章书,雄肆飞舞,尝见其寿朝老翁年诗轴,笔势夭矫而有纯古之气。在章草人才历代贫弱之秋,实属难能可贵。足与马元震欧必元鼎足而三矣。
方国骅
番禺方国骅,为迹珊和尚之父,生平喜与方外游,尝见其题罗汉像册页行草,笔庄而茂,大类憨山法师,岂受其薰梁者耶?
释真朴
芃庵真朴,以焦笔渴墨,书险绝之字,笔势如枯藤放纵,又如渴骥奔泉,善用折笔,以蓄其势,有临危据稿之胜,佛门有此,殊足珍也。
释光鹫
释光鹫,字迹珊,番禺人,擅长草书。尝见其“廉顽立懦”,四大字,字径三四寸,笔意奔放,颇似茅笔书。其所书寿陈乔瞻(子壮之弟)诗轴尤奇,兴酣下笔,满纸狂草,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大有颠素遗风焉。
释函昰
吾粤高僧之能书者,以函昰为最有名。函昰法号天然,匡庐道独弟子,历主丹霞海幢诸刹。明亡后,士夫多皈之。尝见其七言联“浅深绿树藏茆屋,开落红花荫草篱。”笔势夭矫,笔力苍劲,字径或大或小,历落有致。又见其阿侍者诗偈,书法北海,极得笔意,海云诸今书法所从出也。
释今无
今无,番禺人,天然高弟。尝北游沈阳,南渡琼海。书宗北海,得其瘦硬。尝见其书诗扇一持,精品也。擅用逆入平出之法,极有姿态。轩昂磊落,如古大夫。大有李思训碑笔意,观之令人气舒焉。
释深度
释深度,南海人,工书善画,其书法出入东坡衡山之间,颇有闲云卷舒之妙。
五、清至民国之广东书家
清初广东书家,多为明末遗老,洁身自好,耻事异族,故顺治康熙之际之书家,多归入明末叙述,全其志也。递乎乾隆,满族已与汉族同化,两族间之观念渐泯,其时遗老,亦靡有孑遗。于是而张黄黎吕,冯谢苏宋,诸家辈出,书风复起,至于南海吴氏,著为帖锐,而集其成。从吾粤书言之,由泰泉白沙而来,三百年帖学,总汇于是。旧学既加邃密,新知随而产生,至咸同之际,于是而顺德李文田,异军突起,尊碑写碑,蔚为广东特色。碑学之兴,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复以其倡碑精神根本上致疑兰亭之来处不可靠。伟论惊人,学者咋舌!其议论之根据,详下文本人条,兹不复赘。自是以后,北碑植基开址,南海康氏继之,大宏厥规。康氏以不世出之天才与学力,著成书镜。创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之论,作进一步之具体方案提出,于是碑学如日中天,全国书坛,翕然景从。至今海内者,奉为圭臬。吾尝默数四千年书坛之执牛耳者,由黄河流域而长江流域,近百年来,似已转移至珠江流域。南海康氏,其庶几乎。故清代吾粤书法,可称全盛时期。
爱及民国,清之遗老,犹多存者。党国先进,亦多工书。以现在之趋势观之,除接受吴李康三氏之遗产外,且将更从甲骨木简,穷源竞委,涵溶碑帖,上下汉殷,发四千年书法之幽秘,蔚为民国艺术史之光。时贤济济,方兴未艾,吾不禁馨香祝之。
梁佩兰
南海梁佩兰,号郁洲,岭南三大诗家之一。书名为诗名所掩。善擘窠大字,高古雄浑,由苏米以上溯钟王。尝见其“攀条摘蕙草,濯翼凌丹梯”一联,腕力横绝,笔短意长,点画精神,栩栩欲活。吾家藏有“仙湖”二字榜书榻本,阴文阳文各一,字径盈尺,款署郁洲书三字,昔尝以为梁储手笔,因梁储亦号郁洲,该坊故老,亦相传为梁储书也。然梁储书,世所少见,佐证无从。惟佩兰此联,笔势极相似,且佩兰所居六莹堂,亦在仙湖街(黄慈博近对余言)。则里人书里额,不妨但署别号也。又观大风旬刊所刊诗册(李仙根藏)中有仙字及郁洲二字,其笔势亦同。惟仙湖榜书,则锋芒尽敛,炉火纯青,雍容暇豫,极饶蕴藉。此诗册则锋芒凌利,笔势迅疾,结字扁平,英气横溢,岂纸书与石刻异欤。若合诗册与楹联观之,则仙湖之榜,为佩兰所书无疑。
梁无技
番禺梁无技,号南樵,书法眉山,而泯其迹。当见其送蓼翁人直中翰诗,行书,用健毫笔,笔势劲利,于姿媚之中,极饶骨气,酷肖其人之狷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