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梁启超生平年表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4-06-17  

名称:梁启超生平年表

书法家:梁启超

分类:书法文摘

文件格式:图片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5月中旬,梁启超自上月再次前往考察西欧北部战场,此时返回巴黎。

6月6日,梁启超离巴黎前往英国。

7月1日,梁启超致电汪伯棠、林长民,请转告南北当局,速捐私见,以谋统一。

7月6日,梁启超游览莎士比亚故居。

7月12日,梁启超离伦敦返至巴黎。

7月18日,梁启超离巴黎往比利时等国游历。

8月1日,梁氏游览荷兰海牙。

8月21日,梁启超往瑞士游览。

9月11日,梁氏往意大利游览。

10月11日,梁启超返至巴黎,居两月。

12月10日,梁氏离巴黎往德国游历,12日抵柏林。

1920年(民国9年)四十八岁

1月9日,梁启超由德国返巴黎。

1月17日,梁氏由巴黎往马赛。

三月中旬,梁启超致函徐世昌总统,请释放去年 “五四”运动被捕之学生。

3月19日,梁氏至北京,向大总统徐世昌报告游欧的经过。

4月,与蒋百里等组织共学社,编译新书,并以“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为宗旨。

7月24日,梁启超致函梁伯祥、黄溯初,商请罗素来华讲学之事。

9月5日,创办讲学社。

10月18日,梁启超致函胡适,谈本人所著的《清代学术概论》已脱稿,并准备对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提出评论意见。

1921年(民国10年)四十九岁

1月19日,梁启超写《复张东荪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表明对社会主义运动思潮的态度和主张。

是年秋,梁氏应天津南开大学的聘请,在该校主讲中国文化史。

10月10日至12月21日,梁启超应京、津学校邀请,曾先后七次前往讲演。

1922年(民国11年)五十岁 c

1月,梁启超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是月,梁启超前往北京大学,以《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为题,向北大哲学社作了讲演。

从 4月1日起,梁氏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苏州等地进行了二十多次的学术讲演活动,内容涉及教育、美术、宗教、文化、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杜甫、屈原的研究等方面。

6月10日,梁启超致函黄溯初、张东荪、张君劢等商谈时局问题。

8月2日,梁启超赴南京,后转至上海、南通、武昌、长沙进行讲学。

10月下旬,梁启超又赴南京东南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并听欧阳竟无讲佛学。

11月,因讲学过于劳累,在南京患心脏病,但讲学仍未完全停止。

1923年(民国12年)五十一岁

1月,梁启超发起创办文化学院,自任院长。

2月,经朱兆莘的推荐,梁启超成为万国著作家俱乐部的名誉会员。

4月,梁启超在北京西郊的翠微山养病。

5月20日, 梁启超致函邀请到天津漫游的康有为至翠微山小住。

6月,梁启超自北京翠微山返回天津。

9月起,梁启超在北京清华大学讲学。

11月4日,梁启超与同人于6月开始创办的松坡图书馆在北海快雪堂正式建成,梁氏亲临祝贺。

11月10日,梁启超在北京中国大学讲学,谈中国人格教育之两大出发点---善论与性恶论。

1924年(民国13年)五十二岁

1月29日,由梁启超与同人发起的戴东原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

4月,梁启超撰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月26日,印度诗人泰戈尔于4月12日到达上海,下旬抵北京。

9月13日,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病逝,梁甚为悲痛,作悼词一篇。

1925年(民国14年)五十三岁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

6月初,“五·卅”惨案发生后,梁启超极为愤慨,与朱启铃、李士伟、顾维钧等发表共同宣言,并写了如何应付上海惨案等有关文章。

6月22日和26日,梁启超连给胡适两信,并附上自己新近所作之词,征询胡氏意见。

9月初,开始主持清华研究院。

12月上旬,梁启超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1926年(民国15年)五十四岁

1月5日,梁启超写信给儿子思成,谈到林长民遇难之事及办理善后之情况。

2月17日,梁启超因患便血病,入北京德国医院医治。

3月16日,由于血尿不止,梁启超转入协和医院医治后,因检查膀胱没有发现问题,便确定是肾有问题。

是日,梁启超被割去右肾一枚,但仍未查出病因,血尿现象继续存在。

4月初,梁启超就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职。

4月18日,梁启超致函袁守和,商谈拟接受美国耶鲁大学所赠名誉博士学位之事。

8月20日,梁启超在北戴河休养一段时间后,返回天津。

9月初,老友伍连德(台山县人)到天津看望梁启超,知其已割去右肾。

9月7日,梁启超回到清华大学。

9月中旬,梁启超接受司法部长罗文干的聘请,就任司法储才馆馆长。

10月15日,梁氏致函张东荪,谈及北京图书馆的经济问题。

11月8日,梁启超率松坡图书馆同人纪念蔡锷逝世十周年。

11月11日,梁启超致函江翊云,商讨北京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合并之事。

1927年(民国16年)五十五岁

1月17日,司法储才馆开馆。

1月26日,梁启超在给儿女们的信中,提到准备主编《中国图书大辞典》和《中国图书索引》二书。

3月8日,康有为七十寿辰,梁启超往上海祝贺,并撰寿文一篇、寿联一对。

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逝世。

4月17日,梁启超与其他康门弟子在北京畿辅先哲祠,为康有为举行公祭。

7月,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通过梁氏关于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的提议,并给予津贴。

1928年(民国17年)五十六岁

1月上旬至下旬,梁启超入协和医院检查身体并输血。

2月12日,梁启超写信给梁思成,对他婚后游历提出建议。

3月,梁启超的长子和林长民的女儿林徽音女士在加拿大结婚。

4月26日,梁启超在给梁思成夫妇的信中,告知自己的病状和提出他们婚后职业等事。

6月,完全辞去清华研究院各事。

8月24日,因旧病屡发,请辞《中国图书大辞典》编纂工作。

9月7日,梁氏接北京图书馆来函,仍请维持续编《中国图书大辞典》之工作。

9月10日,梁启超开始编写《辛稼轩先生年谱》。

9月27日,梁氏因痔疮剧痛,入京就医。

10月5日,梁启超返回天津。

10月12日,对于《辛稼轩先生年谱》的编写,梁启超因病重而搁笔。

11月27日,梁启超的弟弟启勋到天津探望,见其兄无法起来,病情甚为严重,遂偕至京,再入协和医院就医。

12月7日,梁启超的小便忽又堵塞约30小时。

1929年(民国18年)五十七岁

1月15日,梁启超的病势垂危。

1月19日,下午2时15分,梁启超在北平协和医院逝世。

2 月 17 日,京、沪同时开追悼会,文化界和军政界的要人几乎都出席,敬送祭帐和挽联,对梁启超一生的贡献加以肯定和颂扬,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