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楷九成宫” 通常指的是欧阳询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这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楷书书法作品,以下从其基本概况、艺术特色、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文件名称:大楷九成宫
资源编号:mbsh7000064
分类:毛笔书法资料
书体:楷书
创作时间:唐代
文件大小:11.2 MB
文件格式:pdf/rar
作品材质:纸本
下载地址:网盘
备注说明:PDF版软笔书法资源
- 基本概况
- 创作背景:唐贞观六年(632 年),唐太宗李世民避暑于九成宫,发现宫中醴泉,视为祥瑞之兆,遂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刻石立碑以记其事。
- 碑刻规格:《九成宫醴泉铭》碑高 270 厘米,厚 27 厘米,上宽 87 厘米,下宽 93 厘米,直立于一青绿龟趺上。碑首呈半圆形,有浮雕蟠龙,形象生动。碑额阳文篆书 “九成宫醴泉铭” 6 字,碑文行文 24 行,行 50 字,每字约 10 厘米见方,实数为 1109 字(91 处空格)。
- 保存现状:该碑现存于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遗址博物院,自唐代建成起,一直矗立在陕西省麟游县唐代九成宫遗址之上。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且无具体的保护措施,明末清初以后,开始出现人为破坏痕迹,碑基铸铁已经腐蚀,碑文底部两行文字大部分损毁。
- 艺术特色
- 用笔特点:笔力劲健,有 “戈戟森严” 的笔势,用笔棱角分明,方劲严整,传承了北碑的笔意。点大多以三角形状为主,自然地处理了藏锋和露锋之间的关系,直钩多用折法,紧贴竖画,横竖行笔均用方笔,撇掠则用圆笔,肥瘦得中,骨肉停匀,弯勾顺笔趣出,富有隶书笔意。
- 结构特点:字形多采用长方形态势,字体结构典雅大方,点画精致紧凑,准确定型。中宫收缩,间架开阔稳健,外展匀称逶迤,平正中布局险劲,疏密聚散得当,尤其在笔画末端重收,行至结尾稳稳提起,给人以超级的稳定感。
- 章法布局:整体章法恭敬严谨,纵横有序,字距、行距都较大,显得宽松而清晰,具有一种整齐庄重的美感,也保证书丹与镌刻时的方便。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