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邕墓志铭》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崔公之墓志铭》。它是北魏时期的重要碑刻,在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以下是具体介绍:文件名称:崔敬邕墓志铭
资源编号:mbsh7000061
分类:毛笔书法资料
书体:篆隶
创作时间:北魏
文件大小:10.4 MB
文件格式:pdf/rar
作品材质:纸本
下载地址:网盘
备注说明:PDF版软笔书法资源
- 基本概况: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 年)十一月。清康熙十八年(1679 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康熙三十年,知县陈宗石将墓志砌入乡贤祠壁,不久后原石佚失。墓志为正书,原刻二十五行,行二十九字。
- 墓主生平:墓主崔敬邕出身博陵崔氏,是北魏高门大族。他性长者,有干用,高祖时,从司徒主簿转任尚书都官郎中,后迁太子步兵校尉等职。熙平二年,拜征虏将军、太中大夫,神龟中去世,年五十七。赠左将军、济州刺史,谥曰恭。
- 书法特色:其用笔方圆兼融,笔致轻盈灵动,方笔露锋起势,竖笔果敢延伸,撇捺伸展,大开大合。线条细劲刚柔,主笔多用篆隶之法为之。结字圆浑敦厚,以方正为基调,通过笔画长短、疏密变化打破刻板,中宫紧收而外围舒展。整体章法庄重肃穆,行列齐整,字距疏朗,行气贯通。
- 艺术价值:《崔敬邕墓志铭》是北魏后期墓志 “洛阳体” 的巅峰代表,体现了北魏士族书法的文人化倾向,对理解唐楷渊源具有关键意义。其既保留汉隶的波磔与朴拙,又发展出楷书的提按与结构,被后世誉为 “六朝志石之冠”,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传世拓本:传世原石拓本极为稀少,著名的有华阳卓氏半册本、扬州成氏本、合肥刘健之淡墨半册本、苏州某氏本、武进费念慈藏本等,分别藏于上海图书馆、朵云轩等地,南京博物馆藏有新发现之本,册后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山阴潘宁题跋。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