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黄庭坚年表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四月,作《跋坡公壶中九叶石诗》、《跋东坡思旧赋》、《跋朱应仲卷》、《元祐间大书渊明诗赠周元章》。书《山预帖》、《跋子瞻和陶诗》、《刘梦得王谢堂前燕诗帖》、《写蔡明远帖与李珍跋尾》。
五月,书《经伏波神祠诗》。作《题东坡字后》、《跋王子予外祖刘仲更墨迹》。
六月,书《牛儿帖》、《伏承帖》。作《跋东坡诗》。
七月.书《跋自书乐天三游洞序》。
八月,书《从赵端承议乞竹奴俗所谓竹夫人者》、《跋老杜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跋李公择书》、《奉同公铎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
九月,书《跋周越书后》。
秋,作《戏赠米元章二首》诗。
十月,作《跋匹纸》。书《跋知命弟与郑几道驻泊简》、《跋白草书刘邦直》。
十二月,作《跋旧书诗卷》。书《渊明诗》(伪)、《跋永叔与挺之郎中及忆滁州函谷诗》。
冬,作《题王子飞所编文后》。
书《卧龙山题名》、《禹太伯季子伍员碑》、《万卷堂》。
1102年 壬午 宋徽宗崇宁元年 58岁
是年春初在荆南。正月二十三日发荆州,二十六日登岳阳楼。
二月六日至通城,入黄龙山,拜谒灵源惟清。三月二十四日,寓万载广慧道场。
四月一日到萍乡,与其兄黄大临相聚。
十五日赴江州与其家相会。五月抵江州,游庐山。是月系舟于大云仓之达观台下。
六月初九日领太平州事,九日而罢。
八月二十五日,诏管勾洪州玉隆观。
九月至鄂州,寓居年年。
九月,蔡京定包括黄庭坚在内的元祜党籍120人,立元祐奸党碑。陈师道(履常)卒(1053~)。 正月,书《跋心禅师与承天监院守环手诲》。
二月,书《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诗》。
三月,作《书自书楞严经后》、《跋陈日休所收旧字》、《送密老住五峰》。
四月,作《书船子和尚歌后》、《书子瞻松醪赋后》。书《秀江亭题名》、《书吴叔元亭壁》,《书萍乡县厅壁》。
五月,书《题所憩亭壁》、《题庐山西林寺壁》、《题太平观壁》、《题大云仓达观台二首》、《奉题伯时所作阳关图》。
六月.作《跋洪驹父诸家书》、《书赠日者柳彦辅》、《书韦深道诸帖》
夏季之丁未,书《题太平州后园石室壁》。
七月,书《晦堂和尚开堂疏并跋》(伪)。
八月,作《跋自书东坡乳泉赋》。书《跋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
九月,书《松风阁诗》、《与刘晦叔书二》。作《跋元裙间与三妗太君帖》。
书《花气诗》、《致云夫七弟尺牍》、《君宜帖》、《小子相孏书帖》(以上四帖,无书写时间.大约书于1100~1105年间,故暂列于此年。)、《与萧氏书》,《书郭功甫家屏上东坡所作竹》、《太平州作二首》、《太白天姥吟》(1102年以后)。作《题徐氏书院》诗。
1103年 癸未 宋徽宗崇宁二年 59岁
是年在鄂州。因在荆州作过《承天院塔记》,转运判官陈举,承执政赵挺之旨,摘其间数语,诬以幸灾谤国之名,遂除名,编隶宜州,故有十一月之宜州谪命。
十二月初,发鄂渚,岁末抵长沙。
四月,诏毁三苏、秦观,黄庭坚文集。九月,第二次设立元祐党籍碑98人,立碑遍及各地。
四月,作《书姚诫老所书遗教经后》。
十一月。书《萍乡县宝积禅寺记》。
十二月,书《跋苦寒竹》。
书《乐府卷》。作《吴执中有两鹅为余烹之戏赠》诗。
1104年 甲申 宋徽宗崇宁三年 60岁
正月过衡山。二月过洞庭。
三月六日,泊浯溪,观摩崖碑刻。十四日到永州,寓其家于永州。
四月发全州.五月十八日,至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贬所。
十一月四日,迁居城南,名其庐所喧寂斋。
正月,诏毁三苏及苏门四学士文集。六月,重定党人.第三次设立元祐党籍碑。
正月,书《礼思大禅师题名》。
二月,书《赠法轮齐公》。
三月,书《胚大唐中兴颂后》(即《浯溪题名并诗》)、《题浯溪崖壁》、《题永州澹山岩诗》、《澹山岩诗》,《朝阳岩题名》。
四月,作《书制锦堂碑》、《跋自书懒瓒和尚歌》。
五、六月.书《范滂传》、《奉别逾年帖》。
七月,书《檄龙文》(伪)。
八月,作《题牧护歌后》、《题中岩行记》。
十月,作《书李太白白头吟后》。书《桃源行》。
十一月,书《题自书卷后》。
书《致齐君尺牍》、《李白忆旧游诗卷》、《绿茹赞》、《跋与张载熙书卷尾》。
1105年 乙酉 宋徽宗崇宁四年 61岁
是年在宜州。
九月三十日甲子卒。是月有旨,封妻为兰溪县君,继室为介休县君,子相为中奉大夫。
本年五月除党人父兄子弟之禁。
九月,赦元祐党人。弟苍舒卒。
正月,作《书自草书古乐府后》。
二月,作《书自作草书后赠曾公卷》。
五月,作《题东坡小字两轴卷尾》。
六月,书《游龙水城南帖》。
《长杨赋》、《为李华重试南丰郑熙枣核笔》。
1106年 丙戌 宋徽宗崇宁五年
正月,诏除元祜党人碑。李公麒(伯时)卒(1049~)。
1109年 己丑 宋徽宗大观三年
春二月,苏伯固、蒋漳,护山谷丧归葬于双井祖茔之西。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特赠直龙图阁学士加太史。
恭宗德祜元年(1275年)谥日文节。
注:此年表参考了水赉佑先生的《中国书法全集黄庭坚卷年谱》部分和郑永晓先生的《黄庭坚年谱新编》,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资料来源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