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阮元像书法年表
书法家:阮元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阮元像
按中华书局1995年版《阮元年谱》,即清人张鉴等所撰《雷塘庵主弟子记》,因系阮元弟子及子所记,以大量的篇幅,详尽地记述了阮元历官各地的政绩、皇帝的谕旨和赏赐、阮元的奏疏等,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作为朝廷命官出现的阮元。《阮元年谱》的点校者黄爱平也认为此书记事轻重失宜,阮元生平除经济、事功外,其成就及影响最大的应首推学术,惜其仅简单罗列了著作书目,并未对其学术活动作详尽记述。当然对其书法活动更是忽略不计,缺少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得书法界对阮元的研究难以深入。本年表除生平外,所记阮元书法活动及作品,多为《阮元年谱》所未载,并将阮元无纪年书法作品制表附后。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1764年一岁
正月二十日,生于扬州西门白瓦巷。父阮承信,字得中,号湘圃。母林氏。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 二岁
郑燮卒(1693年生,73岁)。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年五岁
母林氏始教识字。
陈鸿寿生。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六岁
始就外傅,从三姑父贾天凝学。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八岁
从师扬州名儒胡廷森。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 九岁
移居扬州弥陀寺巷。从师乔书酉。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 十二岁
包世臣生。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1778年十五岁
始应童子试。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 十七岁
从师李晴山,即寓其家。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 1781年十八岁
移居扬州古家巷。母林氏卒(1735年生,45岁)。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 十九岁
始究心于经学。始与淩廷堪为益友。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 二十岁
中秀才,为仪征县学第四名。迁居扬州罗湾。娶妻江氏。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 二十一岁
七月,淩廷堪将游京师,阮元放船扬州保障湖,于蜀冈之酒肆为其饯行。
淩廷堪入京上书翁方纲举荐阮元。(淩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载:“又有仪征阮君,名元,字梁伯者,年逾弱冠,尚未采芹,其学问识解俱臻极诣。不独廷堪瞠乎其后,即方之容甫(汪中)、郑堂(江藩)亦未易轩轾也。素知爱才若饥渴,谨以奉闻。”)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 二十二岁
科试一等第一名,补廪膳生员。江苏学政谢墉惊赏曰:“余前任在江苏得汪中,此次得阮某矣。”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二十三岁
二月,随谢墉出试镇江、金壇等地助阅卷事,后在太仓结识钱大昕、李赓芸。九月,乡试揭晓,中式第八名。十月入京,结识王念孙、任大椿、邵晋涵。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年 二十四岁
会试下第,留馆京师。著《考工记车制图解》成。女阮荃生。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 二十六岁
会试中式第二十八名。主考官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王杰,礼部右侍郎铁保,工部右侍郎管干珍。殿试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朝考钦取第九名,改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大教习为大学士和珅、吏部尚书彭文勤。充万寿盛典纂修官、国史馆武英殿纂修官。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年 二十七岁
散馆,钦取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 二十八岁
大考翰詹,乾隆亲擢一等第一名。升少詹事,奉旨南书房行走。修《石渠宝笈续编》。充《石经》校勘官。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二十九岁
女阮荃卒。妻江氏卒,族子阮常生过继为长子成服。
△作《王守仁手札册题跋》。《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
龚自珍生。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年三十岁
《石渠宝笈续编》成。纳妾刘氏。
七月二十三日,奉旨出任山东学政,送别前任学政翁方纲于石帆亭,在交接时翁方纲嘱其访拓《琅邪台秦篆》。(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二十载:“《琅邪台秦篆》世皆称存十行耳,予以壬子夏按试青州,访诸学官、弟子,此篆刻在诸城县海滨悬崖,极难拓,有段生松苓善毡蜡,诺为予拓之,时以夏秋,海水盛长不可往,明年予北归,以语学使阮梁伯。”)
△《石渠宝笈续编序》,隶书。(日)神奈川·高岛槐安氏藏,伏见冲敬《中国书法史》影印。
△十月,按试曲阜,黄易访得《熹平残碑》,为其题跋。
是年,首谒阙里,观乾隆颁周器及鼎、币、戈、尺诸古金,又摩挲两汉石刻,移亭长府门卒二石人于矍相圃。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年三十一岁
甲寅恩科乡试,礼部侍郎铁保为山东考官,抵济南,阮元与之相谈甚欢。
于学署池上署积古斋,得诸拓本三百余件,较之《关中金石志》、《中州金石志》多至三倍。
命青州廪膳生员段松苓访碑于各岳镇。始修《山左金石志》,与山东巡抚毕沅共商编纂事。
是年,寻得琅邪台刻石,拓后分赠翁方纲、孙星衍、钱大昕等人。(《揅经室四集》诗卷一有诗:“……得此足以豪,神发忘食眠。更思寄同好,南北翁孙钱。”)
△是年,书《古体诗》(《双节堂赠言墨迹》补遗收入,乾隆五十九年萧山汪辉祖龙庄刻,首有阮元隶书题字)《鸣野山房汇刻帖目》著录,载日本三省堂《书菀》第五卷第三号。
汪中卒(1744年生,51岁)。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 三十二岁
△为王士祯书墓道碑。《雷塘庵主弟子记》卷一著录。
四月,所著《仪礼石经校勘记》刻成。八月,奉旨调任浙江学政。九月,毕沅为媒,聘孔璐华为阮元继室。十月二十三日,黄承吉、江藩、焦循、李斗在扬州虹桥净香园为阮元饯行,雨中泛游瘦西湖,奚冈绘《虹桥话旧图》记实。
是年,赵魏在阮元幕中助其校订《山左金石志》等。
谢墉卒(1719年生,76岁)。
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 三十三岁
正月,征刻《准海英灵集》,撰《小沧浪笔谈》。七月,修朱彝尊曝书亭。
△是年,作《曹岳竹垞图卷题跋》。《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
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三十四岁
正月,始修《经籍纂诂》。始撰《畴人传》。夏六月,《七经孟子考文》刻成。闰六月,纳妾谢氏。八月上巳,兰亭修禊,同人赋诗。
是年,摹刻天一阁拓北宋《石鼓文》,嵌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
七月三日,毕沅卒(1730年生,68岁)。
冬,《山左金石志》刻成。(按:《雷塘庵主弟子记》列此条为嘉庆元年,疑误,阮元《山左金石志序》作于嘉庆二年冬十月,刻成当在其后,序中有云:“元今写付板削,裒然成卷帙,而先生(指毕沅)竟未及一顾也,噫!是可悲已。”今查南京图书馆藏本为嘉庆二年刻本)。
是年起,朱为弼在阮元幕中,参定《经籍纂诂》、《两浙輶轩录》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嘉庆三年(戊午)1798年三十五岁
正月,修《淮海英灵集》成。四月,辑《两浙輶轩录》成。六月,《曾子十篇注释》撰成。刻《小琅嬛仙馆叙录书三种》。八月,补授兵部右侍郎,后又调补礼部右侍郎。《经籍纂诂》书成。
△是年,作《乾嘉名人合书屏》。《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
九月,解浙江学政任入都觐见,途经苏州,王昶邀其游虎丘。
嘉庆四年(己未)1799年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