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王宠的作伪与伪作
书法家:薛龙春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1 王世贞,《王雅宜书杂咏卷》,《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卷一百三十二,页6166。
2 《跋雅宜行书柳柳州文二首》,《山带阁集》(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藏明万历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卷三十三,页273。
3 在明代已有四家并列之说,如王世贞认为吴门书家以祝允明为最,文徵明次之,王宠又次之,三人之外又有陈淳。《艺苑卮言》附录三,《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五十四,页7049。又赵宧光,《寒山帚谈》,法书七:“京兆大成,待诏淳适,履吉之韵逸,复甫之清苍,皆第一流书。”亦四家并称。《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第四册,页108。又张鉴《祝京兆书良惠堂铭跋》有云:“明时吴中如希哲、徵仲、履吉、道复,号四名家。”《冬青馆集》(民国四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卷六,页11。
4 金俊明跋王宠书《高唐赋、游天台山赋》,广东省博物馆藏。刘九庵先生以为字伪跋真,是。《王宠书法作品辩伪》,原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4,收入《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页168。
5 陈懿典,《读何王诸公集有感赋蝇骥行有序》,《陈学士先生初集》(明万历刻本),卷三十六,页8。
6 张凤翼,《题王履吉手书选诗卷后》,《处实堂集八卷》(影明万历间刊本,《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七,页355。
7 刘先生在文章中说:“王宠与吴祈甫都曾临摹过伪作祝氏的书迹。”原载《西泠艺丛》,1990:1,收入杨新主编,《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页140。酉室为王谷祥别号,元宾乃金用,俱王宠学生,刘九庵先生已有考证。独吴祈甫,刘先生未得其详。按,吴封,字祈甫,又字祈父、圻父,王宠友人吴爟中子。袁袠,《吴圻父墓志铭》有云:“圻父少受学于故太学生王君履吉甫,弱冠卓然为高第子,操笔章藻粲然可采。”《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影北京大学藏万历二十年衡藩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6册),卷十六,页609。他也是王宠的学生,尝与金用馆于陆墓,从学于宠。在《雅宜山人集》(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十六年董宜阳、朱浚明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2册)中有多首诗及之,如《月夜同酌吴祈父》(卷五)、《夜话金元宾、杨子任、吴祈父》(卷六)、《张子月鹿、彭子孔嘉、金子元宾、吴子祈父过越溪庄命酒芙蓉滩作》(卷八)等。
8 前揭文,页141。
9 文徵明等撰集,《影印明拓停云馆法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卷十,页658。
10 苏州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003),第六册,页42。
11《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页156-168。
12《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页151。
13 关于嘉靖以来的书画与古董作伪,李日华曾这样描述:“自士大夫搜古以供嗜好,纨绔子弟翕然成风,不吝金帛悬购,而猾贾市丁任意穿凿,驾空凌虚,几于说梦。”他举例一位书画作伪的高手朱殿,“自作赝物售人,歙贾之浮慕者尤受其欺,又有苏人为之搬运,三百里内外皆其神通所及。”《味水轩日记》(影民国十二年刘氏刻嘉业堂丛书本,《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58册),卷五,页416;卷二,页311-312。
14 王稚登,《丹青志》,陈其弟点校,《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页62-63。
15 安世凤,《祝和陶饮酒》,《墨林快事》(影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8册),卷十一,页403。
16 王世贞,《像赞》,《弇州山人续稿》(沈云龙选辑,《明人文集丛刊》第一期影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卷一百四十九,页6844。
17 顾璘,《太学生王宠》,《国宝新编》(影首都图书馆藏明嘉靖吴郡袁氏嘉趣堂刻金声玉振集本,《丛书集成新编》史部第8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亡友十三人》,页540。
18《续吴先贤赞》(纪录汇编本,明万历四十五年陈于廷刻),卷十一,页5b-6a。
19 王宠,《致长兄尺牍》,上海博物馆藏。
20 钱大昕,《题王雅宜借银券》附,《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第10册,页188。
21 王宠,《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雅宜山人集》卷十,页105。
22《怀星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卷四,页421。
23 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文苑二》,页7352。
24 同注12。
25 王世贞,跋王宠《自书近作诗卷》,上海博物馆藏。
26《处实堂集》,后集卷五,页673。
27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8 李怀琳,初唐人,好为伪迹。唐窦臮《述书赋》云:“爰有怀琳,厥迹疏壮。假他人姓字,作自己之形状。高风甚少,俗态尤多。吠声之辈,或浸诡余波。”窦蒙《述书赋注》云:“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其伪迹也。”张彦远辑,《法书要录》(范祥雍点校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卷六,页200。
29 王世懋,《题李怀琳书嵇叔夜绝交书》,《王奉常集》(影首都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33册),文卷五十,页720。王世懋有关王宠晚年学李怀琳的说法不实,因为在其1515年的作品中,已出现王世懋所拈出的几个字的草法。如《和文衡山饮酒葛氏墓之作及楞伽寺煎茶等二首》中的“穷”字,即是规模李怀琳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0 如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仲夏廿日,行草《浔阳歌、楞伽吊古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春三月,行草题文徵明《惠山茶会图》,上海博物馆藏;正德戊寅(1518)季冬十日,草书《送孙太初卜隐苕溪等十首》,上海博物馆藏。
31 顾复也曾将王宠与祝枝山作品混淆,“开卷时以其为枝山,卷末款识则雅宜也。”《平生壮观》,卷五,《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页937。
32 祝允明书法之真伪鉴定情况十分复杂,本文只认为《曹子建诗册》为王宠所书证据不足,并不代表笔者认为其为祝氏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