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唐寅年谱》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06-06  

名称:唐寅年谱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出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所经有诗。

陈沂、徐祯卿中乡举。沂字鲁南,金陵人。诗婉丽多致。

弘治十五年壬辰(1502)三十三岁

倦游返里。徐祯卿以诗问慰。

因病不复出,托丹青以自娱。

文徵明有月夜怀念诗,有“若非纵酒应成病,除却梳头即是僧”句。

作《送别图》赠韩世贞。

八月望,陈克养过桃花坞,为题所作《蕉石图》轴。

为丘舜咨作《黄茅小景》卷,祝允明、文徵明题,张灵书引首并题。陆南、钱贵等亦有题。南字海观,吴人。贵字元抑,长洲漕湖人。两人皆博学工诗文。

袁袠生。

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三十四岁

频年颓放,落魄愈甚,与弟申异炊。文徵明规劝之,有《答文徵明书》。

治圃于屋北桃花坞中,中植桃树。

于刘缨家见牡丹有女儿娇者,因为图之。缨,吴县人。时以右副都御史予告归里。

撰《潘孺人任氏墓志铭》,张灵书篆。

阎起山撰《吴郡二科志》,于寅传论云:“其所逮事不可知,就其家论之,不裕。”又曰:“惟其不克令终,豪士亦解骨也。”起山,苏州卫人。好学不倦,以教读为生。早卒。

王鏊以丁父忧归。

王榖祥生。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三十五岁

二月,与祝允明、文徵明游东禅寺。寺僧天玑能诗,与寅及吴宽、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往来倡和。寺有红豆树一本,寅与沈周、文徵明恒于花时修文酒之会。

与蔡羽、文徵明、徐祯卿放舟虎丘,文徵明有诗并图。羽字九逵,世居吴县包山,工诗文。

春,沈周作落花诗十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寅和作三十首,其“五更风雨葬西施”句,为人称诵。

与沈周、吴宽、顾大典等题文徵明画《林亭秋色》约在是时。大典,吴江人,工书画,能诗。隆庆间进士。

四月,画《坐临溪阁图》赠姚丞。丞字存道,吴县人。工诗,隐居不仕。

七月十日,礼部尚书吴宽卒于官,年七十。

陪王鏊游林屋洞,题名石壁。时鏊以父忧在里。

冬,徐祯卿北上会试。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三十六岁

二月,画《南游图》卷赠琴师杨季静往金陵。吴奕、文徵明、徐元寿、王涣、刘布、黄云、祝允明等皆有题。元寿字尚德,经叔,博学能诗。涣字涣文,长洲人,少与陆南、文徵明齐名。布字时服,亦长洲人。云字应龙,昆山人,熟典故,工诗文,由岁贡仕瑞州府学训导。

徐祯卿、王韦等举进士。祯卿以貌寝授大理寺评事。时户部郎中李梦阳、中书舍人何景明等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祯卿既与李、何游,遂悔其少作。时李、何以复古自命,并有国士风。

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

九月,游齐云山有诗并联句。于歙县撰《泽富祠堂记》,为吴民道撰《竹斋记》。

十月八日,沈周重题所作《匡山新霁图》,寅亦有题。

十一月十日,陪王鏊等游虎丘,题名剑池石壁。

十二月上旬作《寒林高士图》。

是年有次韵张秋江于长至日访沈周诗,即题于陆复赠沈周《墨梅》长卷后。复字明本,吴江人。

书《醉时歌》呈浮观。

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三十七岁

再赴九仙山祈梦,王鏊有诗相送。梦有人示以“中吕”二字,不解其意。以问鏊,亦不知。

谋于桃花坞小圃筑屋宇,于贻徐祯卿书及之。祯卿有诗解嘲。时祯卿坐失囚,贬国子监博士。出京遨游,返里小住。

正月,画《张果老像》。又画《千山万木图》,祝允明题诗。

春,画《兰亭图》,与文徵明书《兰亭序》合卷。

谷雨日,行书所作七言排律一首。

四月,作《出山图》赠王鏊,时鏊以吏部左侍郎召入京。朱存理、祝允明、徐祯卿、张灵、吴奕、卢襄等皆有诗。襄字师陈,吴县人,与兄雍皆有文名,时称二卢。十二月,鏊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与王鏊登歌风台,鏊有诗,次韵,并作《歌风台实景图》。

五月四日,画《关山行旅图》,吴奕题。

九月,有《兵胜雨晴诗》。初海寇钮东山沿海卤掠扰民,巡按御史曾大有,都御史艾璞讨平之。苏人士相率为诗歌颂其事,文徵明撰《靖海颂言序》。

为杨遵吉画《复生图》。遵吉,循吉弟。年四十余得奇疾,垂死而生,因号复生。

尝作《水墨桃杏》扇面,为狂生妄题。寅怒,以墨笔批抹。杨仪时年十九,在座,洗涤新墨,因余字填补为《长相思》。仪字梦羽,常熟人。家富藏书,性亢简,官至山东副使,以廉能称。

正德二年丁卯(1507)三十八岁

桃花坞小圃中次第筑桃花庵、梦墨亭、学圃堂、寤歌斋等约在是年前后,祝允明撰《梦墨亭记》。

桃花庵初成,与沈周、黄云、祝允明小集同赋。时文徵明因兄以事遘难,百计调解,未遑参与。

二月三日,祝允明书《高士赞》于寅所画《高士图》上。

三月,画《卢鸿终南十景》,吴奕各行楷骚体诗一首。

夏,祝允明为曹骏才题赵雍画《天闲骐骥图》,寅亦有题。

摹王蒙《松阴高士图》。

吕自南太常寺卿致仕归,次沈周韵题寅所作画赠吴爟《江深草阁图》,有“唐君非画师,英华发于积”句。沈周亦有“愿子敛光怪,以俟岁月积”句。爟字次明,吴人。诗文清简,能鉴古。是年有《水墨山茶梅》并题。

王鏊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徐经卒,年三十五岁。著《贲感集》,文徵明为撰序。

正德三年戊辰(1508)三十九岁

正月灯夕,访邹蠡谿,留宿数日,作图并诗。

二月十六日,画《杏花草阁图》。

三月十日,与文徵明、朱凯、吴奕等同集竹堂寺。与文徵明各有图,朱凯、吴奕等题。

春,画《许由挂瓢图》。

为朱立夫画《鲥鱼图》,沈周题。

弟申长子长民死,九月葬,为撰墓志。

四月,画《骤雨图》并题。

八月,有诗及画送弟子戴昭还休宁。昭字明甫,曾从寅学诗。沈周、朱存理、祝允明、杨循吉、邢参、陆南、文徵明等皆有赠行诗。昭尝为齐云岩紫霄宫养素道人汪太元乞撰《齐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

秋,画《夏山欲雨》卷。又画《板桥曳杖》及《绝壁流泉》两扇面。

题《钱贵小像》。同题者徐祯卿、陈沂、祝允明、都穆、文徵明、张灵、邢参等十余人。

正德四年乙巳(1509)四十岁

有《答文徵明元旦诗》。

于桃花庵作《四十自寿诗》及图。王鏊、张杰、沈周、吕等题唐寅像赞于《唐寅像》册约在是时。杰,凤翔人。正统时领乡荐。以讲学为事,名重一时。

画《文会图》寄寿王鏊六十。又赋七绝寿诗,补绘弘治甲子《林屋洞题壁图》等以寄。

与沈周题文徵明《云山图》。

二月,应谭维时请,画《槐荫高士图》寿其岳父陈可竹,吴奕、文徵明各有题。

三月,祝允明为王闻撰《存菊记》于文徵明画《存菊图》卷后,寅亦有诗。闻字达卿,三世业医。画《秋林野兴图》,并题五绝一首。

四月,补《竹炉图》,与祝允明和吴宽《竹炉诗》合卷。初吴宽于成化间观无锡盛舜臣所藏竹炉,乃仿惠山元僧之制,舜臣叔盛颙有铭,因赋七律一首。

祝允明有和。颙,无锡人,景泰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有治绩。

与祝允明等游支硎、天平、一云等寺,归至阊门,邀过小楼小饮,观所藏《褚摹兰亭》,祝允明题。

闻王鏊乞休,有诗寄呈。鏊见宦官刘瑾夺权,事不可为;乞休,允之。赐玺书乘传归。

应顾璘、陈沂、王韦等请以两汉循吏为题,赋诗以赠朱应登出守延平府。寅所作为合浦太守孟尝。文徵明为作《剑浦春云图》。应登字升之,号凌谿,宝应人。

八月二日,沈周卒,年八十三。

九月望日,与王鏊往相城弔沈周之丧,宿宗让家。是年吴中初旱继淫雨为灾。宗让颇多牢愁;王鏊为诗歌慰之。寅作《野望悯言图》并题以赠。

九月廿日,与陈良器观陈颐画《盆石菖蒲图》,因题。颐字克养,苏人,工山水花卉,良器师事之。

十月十日,出郭访张灵,作画记途中所见并题。

十二月六日,在江阴与薛章宪再宿朱承爵存馀堂中,时风雪交作,画梅并题,且索章宪和作。章宪字尧卿,工诗文,与徐经为表兄弟,隐居不仕。承爵字子儋,工诗文,能画。

有《赠苏州府儒学朱泰诗》。泰字世泰,号简庵,莆田人。本年来任。

题周臣画七古一首。

正德五年庚午(1510)四十一岁

至吴江史氏,阅所藏画数日,归而追忆为图十一帧。四月廿五日题而赠之史德弘。

夏,仿李唐作山水。

秋作画《寿黄古溪》并题。七月,祝允明撰记。

为王献臣作《西畴图》。献臣字敬止,吴县人。进士,由行人擢御史,峻洁有直臣风。为西厂所中,谪官。时以高州通判丁父忧归。筑拙政园,遂不复出。

十一月廿四日,以舟往无锡,于文林邂逅嘉定沈寿卿、无锡吕叔通。酒阑联句,成七律一首。冬寓居西山成趣园,雪中摹李晞古《山阴图》卷。

正德六年辛未(1511)四十二岁

有竹堂寺看梅和王鏊韵七绝诗,即书于所作《墨梅图》上。

四月廿二日,仿宋人设色作《斗茶图》。

模宋陈居中临唐人画《崔莺莺像》并题《过秦楼》。

与文徵明等追和孙一元《夜泛石湖诗》。一元字太初,自称秦人。风仪秀朗,善诗。先一年夏夜,与沈周夜泛石湖,有倡和诗。

题姚广孝画墨竹。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度为僧名道衍,劝燕王起兵;燕王立,拜太子少卿,复姓赐名。

为徐梅谷画《观梅图》。昆山知县方豪、嘉定知县王应鹏及都穆均有题。豪,开化人,字思道;应鹏,鄞人,字天宇,皆正德三年进士,均端方有善政。

吴县沈津辑《欣赏编》十种共十四卷成。寅为其中《谱双》作序。津字润卿,家世业医,蓄法书名绘颇多,文徵明、徐祯卿等时往赏鉴。

十二月上浣,画赏梅图并题。

吕卒,年六十三。徐祯卿卒,年三十三。

正德七年壬申(1512)四十三岁

正月,与王鏊及鏊子延陵、文徵明观吴王墓门于虎丘剑池,题名石壁。时剑池枯。

二月,得倪瓒旧藏汉长生未央瓦当砚,篆书题识。寅藏砚亦多,曾以砚请文徵明题识。其墨霞寒翠砚,后为文徵明所得。

五月望日,赋七律一首《饯日本彦九郎还国》。

中秋,于韩君东斋头为题倪瓒画册。

九月画《山静日长图》册。

十月,王鏊来访,有赠诗,时梅花一树将放,诗及之。

与祝允明、文徵明、薛章宪、陈沂、王韦、王宠等追和王冕画梅原韵,即书于画幅四周绫上。宠字履吉,号雅宜,吴县人,工书善诗,时年十八岁。

是年,得观元张渥《竹西草堂图》并题。

是年,宁王朱宸濠来聘,并及文徵明、谢时臣、章文等。徵明托病拒不见。时臣工画,文善镌刻。

都穆致仕。

朱凯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