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楷书名帖

中国历代传世书法名帖欣赏

宋徽宗秾芳诗帖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2-10-25  

作品名称:宋徽宗秾芳诗帖

作品作者:赵佶(宋徽宗)

书体分类:楷书字帖

作品别名:宋徽宗诗帖

创作时间:北宋

原作尺寸:本幅27.2x263.8

原图像素:57499×4438像素(400 DPI)

文件大小:682.30 MB

文件格式:jpg/tif/webp

作品材质:绢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备注说明:瘦金书,赵佶,楷书,宋代

作品全图预览

宋徽宗大字楷书(瘦金体)《秾芳诗帖》全卷

作品全图分割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1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2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3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4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5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6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7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8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09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0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1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2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3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4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_15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宋徽宗秾芳诗帖

作品别名:宋徽宗诗帖

作品作者:赵佶(宋徽宗)

创作时间:北宋

原作尺寸:本幅27.2x263.8

原作材质:绢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诗帖,卷,楷书(瘦金体),赵佶,北宋,本幅27.2x263.8,绢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清局部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1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1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2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2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3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高清大图局部-3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神宗十一子,哲宗弟。他生性喜好艺术,禀赋极高,书画无不精工。书法达到很高的造诣,所创「瘦金体」,用笔坚挺犀利,虽流美而不纤弱,婀娜中带刚劲,外观秀丽精致深具富贵气息,在书史上别具一格。此作有朱栏界格,字大近五寸,是传世徽宗书迹中最大的,行笔更为挺拔刚强,展现出异于小字的不同气势。

本卷书五言律诗一首,字大近五寸,为宋徽宗存世书迹中字最大者,细毫细笔笔画爽利劲健的,竖笔与横笔都讲究收笔动作,撇笔如刃锐,捺笔似钢折,挑钩之间既表现速度也讲究姿态。健拔有神,以画法作书,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宋徽宗书法,自号「瘦金书」。这种书风源自唐代薛稷(649-713)、薛曜(活动于684-704),再上则是同出自褚遂良(596-713)。 瘦金体书,特征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等痕迹强化并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丝栏界格,字大近5寸,为传世所见徽宗书法字迹最大者,行笔于瘦金体中属刚劲一格。

释文

【简体】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宣和殿制。

【繁体】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宣和殿製。

题跋

陈邦彦拖尾行书题跋:

【简体】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迳。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陈邦彦敬观。印记: 彦、世南。

【繁体】宣和書畫,超軼千古,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逕。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真神品也。陳邦彥敬觀。印記: 彥、世南。

陈邦彦行书书法

▲陈邦彦行书书法题跋

印记

作者印记:御书。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寿。

收传印记:宜尔子孙、乐圣且衔杯、阿尔喜普之印、东平、九如清玩、也园珍赏、御赐忠孝堂长白山索氏珍藏、乐葊、丹诚、真赏、珍秘、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湛思记、云龙(重一,均存半,一存云,一存龙)。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宋徽宗大字楷书(瘦金体)《秾芳诗帖》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