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篆刻知识小总结
门类:篆刻
出处:转载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9~1908):字仓石,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是上海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工具介绍
刻刀
初学可备大小适中的一把,能备有大小不同的数种更好,除选购外,可用废钢锉、废白钢车刀改制。为防滑手须缠以纱绳。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圆,可崐作处理印面的辅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州的产品为最好。如果无条件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品(如工字印泥,但不可用海绵印泥)。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初学用印床便于动刀,但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自制印床价廉实用。(只要买一付元宝螺丝)。
笔墨砚刷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刷子可用旧棕丝自扎,也可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以钤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残剩的石屑。
印规
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用角尺,可自制。钤印后印规暂不称动,如钤得不清晰,可将印章紧贴印规重复钤印。
纸
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边纸、毛太纸等,钤印可用连史纸、薄宣纸。
砂纸镜子
磨印石开始可在废砂纸、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砂纸磨至细洁为度(可备铁砂、水砂粗细不同的两种)。小镜子用来反照印文。
印筋
搅拌印泥用,可用牙、骨制品,也可用旧塑料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属的。
执刀法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坏,并非观摩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可有助于刻好印。编者喜欢采用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靠上述三指的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象打拳一样便于向外发动。熟练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之不足。
选印石知识
这里介绍的是适宜青少年学刻用的普通石章
青田石
产浙江青田。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寿山石
产福建寿山。最名贵的是“田黄”,价同黄金,呈黄色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