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斯
年代:战国 秦朝
字号:通古(出自元以后文献,存疑)
分类:软笔/毛笔书法家
擅长书体:篆书
主要成就: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主要作品:谏逐客书、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逝世日期:公元前 208年
出生地: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
职位:左丞相
备注:秦朝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姚鼐:“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频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丁耀亢:“李斯尝为仓吏,见仓鼠而乐之。吾观斯死生,亦一鼠而已。始而谋饱,终而啮人,秦之社遂以空。及东门黄犬,仍思顾兔,驰心犹未死也。矫诏杀人而致族灭,不亦宜乎!高则刑余匹夫,死亦不足责。若夫恬亦有罪焉,为秦名将而阿主兴功,杀人多矣。此太史公所以罪之也。或曰:扶苏何罪?夫扶苏不死,则二世不被弑,秦能亡乎?”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贽之学,其《藏书》《续藏书》未尝寓目。近偶观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论狂狷》一篇。其言谓放勋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汤、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汉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谬论,正如醉梦中呓语,而当时诸名士极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吕不韦、李园、贾诩、董昭为名臣,温峤为逆贼,所谓好恶拂人之性者也。以扬雄、胡广、谯周、冯道为吏隐外臣,亦大谬。”
曾国藩:“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毛泽东:“孟夫子一派主张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先法后王。”
鲁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鼻祖。
轶事典故
观鼠有感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当小吏时发生的一件事: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物禁大盛
有一次李斯的大儿子李由从三川郡休假回到都城咸阳,李斯在家里摆设酒宴,朝廷百官等有名望的人都前来拜贺,门庭外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我听荀卿说‘事物忌讳做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竟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的,可以说是富贵至极了。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不知道将来的归宿在哪里啊!”
黄犬之叹
李斯被押出监狱,和他排行居中的儿子一同绑赴刑场。李斯回头对他的儿子说:“我想和你再一次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去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于是父子相视痛哭,最终被夷灭三族。这就是“黄犬叹”的典故。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李斯散文现传四篇,李斯作品除散文外,还有碑铭。秦始皇先后曾五次巡行天下郡县,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四次巡行中,都命李斯刻石记功,计有七通。
散文
《谏逐客书》
《行督责书》
《言赵高书》
《狱中上书》
碑铭
《邹峄山刻石》
《泰山刻石》
《碣邪台刻石》
《之罘刻石》
《东观刻石》
《碣石刻石》
《会稽刻石》等
书法作品
李斯的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令后人追捧。他的文章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流,鲁迅曾经大力称赞李斯,被称为书法笔祖。
李斯的小篆,是在书法上进行创造的优秀典范。(王进玉《墨守成规是对传统的误读》)
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
范本
《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
《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