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清明易简图
作品作者:张择端(传)(或明代摹)
作品分类:国画
作品别名:宋张择端清明易简图卷
创作时间:北宋 / 或明摹
原作尺寸:38x673.4 CM
原图像素:54210×20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93.90 MB
文件格式:jpg/tif
作品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备注说明:清明上河图,房屋,桥,河,船,楼阁,树,路,宋代
作品全图预览
作品全图分割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清明易简图
作品别名:宋张择端清明易简图卷
作品作者:张择端(传)(或明代摹)
创作时间:北宋 / 或明摹
原作尺寸:38x673.4 CM
原作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收集的《清明上河图》相关版本
◇1、张择端《宋本·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藏)
◇2、仇英《明本·摹清明上河图》(台北故宫藏)
◇3、陈枚、孙祜等《清院本·摹清明上河图》(台北故宫藏)
◇4、清·沈源《摹清明上河图》(台北故宫藏)
◆5、张择端(传)《清明易简图》(台北故宫藏)
◇6、仇英(传)《清明上河图卷》或为苏州片伪作(台北故宫藏)
◇7、张择端(传)《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藏)
◇8、佚名《清明上河图》(韩国和庭博物馆藏)
◇9、款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或为伪作(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藏)
《清明易简图》,传宋张择端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画卷尾端的山石上有“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签名,画卷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
款识题跋
款识
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在石上)
清高宗引首行楷书题
梦华陈迹,印记: 乾隆御笔。
清高宗引首行行书御题
以易易难简易繁。舜举两字卓识括万端。世间只知清明上河图。谁知羲经妙义乃于世道关。尔时宣和朝士班。蔡童王高甲第攒。君臣嬉乐答韶节。惜无长绳系流年。亦有舟车宾远域。酒楼豪饮银杯掷。纲来花石竞新奇。岂计闾阎被辛螫。囊金橐币输朱门。百姓膏脂饱鬼蜮。汴京富贵瞥眼销。可怜画图沦草棘。展转流传数百年。分宜豪敓谁能匿。严败尤物入大内。小监窃取藏精粹。徒供失得阅荆凡。那有谟猷告房魏。征诗阅月并书呈。大耋欣犹食履泰。擘笺和韵速就能。画谱考证何须明。纳忠因事吾所悉。广平不异图无逸。今岁新正。沈德潜以此图进。而未有题句。且考书画谱。止有清明上河图。无所为易简图者。易简之名。始见于苏舜举诗。而未详其义。又张丑清河书画舫。载图有张着跋。而此卷亦无之。因以询之德潜。且赐参助其颐养。并征其诗。及考识。兹既成长什。兼疏举一二。缮笺呈至。悉出手书。九衣失余老人。能拈弄笔墨若此。即可为希世珍。不特择端画卷足传而已。其无可考证者。皆不妨概置之。既以德潜作装池。附缀于后。即用其韵题卷中。戊子(1768年)暮春月中浣。御笔。印记: 干、隆。
苏舜举拖尾楷书题跋
清明易简新图成。汴河桥上新烟生。春光盈眼客船净。桃花逐浪柴门清。微茫沙岸绕红绿。隐隐层城灿花竹。江航初渡浣花津。楚客时归市廛屋。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卷舒熟视若有声。静听只如空宙(点去)宇宙。村墟都市遥相通。碧瓦朱甍一望中。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求火钻青枫。烟花媚景一朝会。忻喜忧虞情不类。何劳周举禁寒食。辟榖忘餐此为最。依然贾傅门前井。仿佛君平在真境。公输犹构定王城。世禄之家设彩屏。翡翠楼高云雾深。鸳鸯睡暖堆重衾。五陵豪俊骄肥马。百代公侯朋盍簪。苍然粉墨真可嘉。须知笔兴超烟霞。依稀收尽人间事。郭薛张吴有几家。何日溪花能笑日。几年客䑲桥边出。今朝共赏不知暮。千载常钦古人笔。元贞元年(一二九五年)月正上日。苏舜举赋。印记: 舜举、苏氏之章。
清高宗隔水行楷书题跋
卷后旧有天辅五年赐钱妃字。按天辅为金太祖年号。其时方开剙。岂有钱妃之事。且其年为宋宣和三年。彼时汴京无恙。亦尚未兴助金灭辽之议。此画不应入金。沈德潜考证。则云童贯蔡攸。尝奉使助金灭辽。安知不以此图媚金。第求金之事。在宣和四年。即如所云。此卷亦不应预为金有。是天辅款字。盖出于庸手妄作。然是图声价自在。无借别资膻芗。而多一赝款。适足滋惑。因命重装时。裁伪存真。亦有合于易简之道。固可不烦言而解也。戊子(一七六八年)清和月中浣。画禅室再识。印记: 干、隆。
沈德潜拖尾行楷书题跋
题清明易简图。清明上河事纤繁。宋臣写者张择端。宫殿桥梁及人物。舟车市肆连重关。尊卑老少男妇班。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