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祝允明年表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07-19  

名称:祝允明年表

书法家:祝允明

分类:书法文摘

文件格式:图片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正月十日,允明作《上阁老座主太原相公书》献于端揆恩门先生。

孟春二十日,允明作《自书诗轴》(《艺苑遗珍法书》二辑)。

春仲,祝允明偶于庆云真率斋玩,桃花盛开,兴致勃然,以小楷随录《宋玉诗赋》一过于侧,以明笔意。又作草书《宋玉钓赋》卷,(卷册均为美国小约翰•克劳福德藏)。

春三月,允明跋《仇英画松阴老子图》(《秘殿珠林》第205页)。

夏,祝允明作行书《七言绝句一首》与沈辨之。

仲夏,做行书《唐寅山水歌》条幅。

六月二十日,作《行书七绝二首》(《石渠宝笈》)。

是月,书《刘基两鬼诗》(《三希堂法帖》),小楷《刘基诗册》(《石渠宝笈》)

秋日,作《行书五言律诗》并识云:“复寓金陵,辨之亦至,客窗写此图,一破颜。(《石渠宝笈》)

重九日,祝允明登吴山,归舟中有客索书,草书漫录七律诗一首(现藏杜甫纪念馆)。

腊月,作《丁卯年生日记》(《祝枝山全集》卷二十一)。

作《行书七言古诗》(《石渠宝笈》)。

是年,又作《盛志刚墓志铭(盛健)》、《承事郎钦君墓志铭〈钦允言〉》、《程文林诔》(《祝枝山全集》卷十九)、《处士丁君墓志铭(丁森)》、《刘介翁墓志(讳某)》(《祝枝山全集》卷十八)。

明武宗正德三年戊辰(1508年)四十九岁

三月,祝允明跋《王羲之七月帖》(《大观录》)。

秋日,作《严先生祠堂记》(《壮陶阁书画记》卷八《明十家书卷》之内)。

中秋吉旦,吴中明贤近三十六人于垂虹桥畔饯别戴昭,均有诗相赠,祝允明与文征明、沈周、唐寅、邢参等均在其中。戴冠作《诸明贤垂虹桥别意诗叙》,祝允明题《垂虹别意》引首,又作行书《垂虹别意诗》,唐伯虎作《垂虹别意图》并另有诗(近三十人所作合为一卷,现为美国小约翰•克劳福特藏)。

是年,祝允明曾赴南京,并作《骚赋•思儿子歌戊辰续在南京》(《怀星堂集》卷二)。又作楷书《语怪录》(由上下册签俱项子京题,《汪氏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六)。

是年,祝允明㑹試下第,朝廷纂脩孝宗皇帝實録,元相欲薦允明,入中書執事筆札,允明自審力辭不就。(《怀星堂集》卷十三《上巡按陳公辭召修廣省通志状》)。

作组诗《述行言情诗》,考察诗中所言“五往五见黜”当在1508年会试落第后作该组诗,不知具体时间,姑且系于此年。

明武宗正德四年己巳(1509年)五十岁

正月二日,赵时宪葬于陈湾村原,祝允明为撰墓表(《祝枝山全集》卷十九)。

春二月,祝允明撰《会道观修建记》。又撰《从一堂记》。

允明过款鹤(名观,王榖祥之父)亲家山亭,亲家出纸命书,允明因录《雕赋并序》(后刻于《经训堂帖》)。

三月一日,允明为王存菊做小楷《存菊解》(附文征明《存菊图》后。存菊名闻,字达卿,禄之(王榖祥)吏部从兄,以医名吴中,善谈名理,洒落不羁,有晋人风)。

端午日,中丞孙勋出示《雪夜联句》请祝枝山观赏,枝山观后题跋。

初夏,祝允明跋《褚摹兰亭序》(《滋惠堂法帖》)。

闰九月十三夜,梦中为游山诗,允明作《乐府》(《祝枝山全集》卷三)。

是年某月,祝允明把《宋欧阳修付书局帖》(《石渠宝笈》)。沈周殁(1426— ),年八十三岁。黄姬水生。

明武宗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五十一岁

四月,祝允明小楷书《洛神赋》(《三希堂法帖续》)。

春之望,祝允明作《梦草记》(《壮陶阁书画录》卷九,现后真斋藏)。

夏五月望前,允明作草书《闲居秋日卷》(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阴历六月,祝允明作行书《梨谷记》卷(后真赏斋藏)。六月丁未立秋,其夕顿凉,不俟一叶,感淮南之论,允明因作《知秋赋》(《怀星堂集》卷二)。

中元,允明临米南宫《龙真行卷》于畅阁(过云楼藏)。

八月二日,临《黄庭经》册,后章草款。某日,作行草《陶渊明田居诗卷》。

仲秋八月既望后一日,祝允明书《义虎传》于逍遥亭中,附周东村《义虎图》后,某日,吴仲仁持石田《杂花》一卷,属祝允明题,允明因录旧稿数篇于上(行草书,此卷现藏苏州博物馆)。

陈吴越间民瘼,允明作《乐府•九愍九首》(《祝枝山全集》卷三,《过云楼书画记》第134页)。

九月望日,祝允明重题成化丙午六月十七日所临《黄庭经》曰:“允明少好学书,于书无所不学,至此不觉羞涩尽露,米老所谓气骨虽清,体骨疲甚矣。”

十一月三日,允明跋《重勒宋太学陈公少阳草书石刻》。

是年,祝允明又作《苏轼五札跋》(大观录)、《陈子中室李氏墓志铭》(陈中子即陈秀宁),《吴罗公寿藏之铭(罗绎)》、《处士金君墓碣(金仪)》(《祝枝山全集》卷十九、十八、十七)。

明武宗正德六年辛未(1511年)五十二岁

八月既望,允明作《九朝野记》笔完,在家作序。

某日,跋《侍御成公行集》。

冬日,杨循吉宅宴集,会者朱存理、朱凯、祝允明、邢参、陈道复、文征明等,分韵赋诗(《甫田集》卷二)。

是年,允明撰《吴安墓志铭》,由吴奕书并篆盖。

徐祯卿殁(1479—),年三十三岁。

明武宗正德七年壬申(1512年)五十三岁

闰五月二十六日,祝允明作《壬申闰五二六晓记怀》七律诗、晚纪怀五律诗。

夏夜,又作五绝《泪》二首、《壬申夏夜不寐》等。季夏十七日,又作五律《醉》并识云:“断酒两年,偶复一醉为此。”(《祝枝山全集》卷六)。

是年,祝允明楷书王鏊撰《尧峰山佛殿记》。又撰《陆德芳室谢氏孺人墓志》、《故袁天禄妻王氏令人墓志》、《刘时制墓志》、《淮晋氏先德碑铭》等(《祝枝山全集》卷二十、十九、十四)。

唐寅行书《饯彦九郎还日本诗》(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閏五月二十六日,作《上俞都憲論備賊事宜狀》“葢聞事有本未善議者先其本耳豈遂置其末哉兵以謀為本然無驍毅之衆……”此时允明当在南京,见倭寇事甚急,上俞都宪言防备之略以自荐;亦可见其对时事只关注,献策良谋,用心亦苦。

明武宗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五十四岁

二月,花朝日,允明录唐言六首《临帖(小楷十二则)》(《石渠宝笈》310页)。

六月一日,祝允明作《江淮平乱事狱》(全集卷二十二)。

七月,允明《跋宋营邱夏景晴岚卷》(《壮陶阁书画录》卷二)。

八月,楷书《东坡记游卷》(《式古堂书画汇考》)。

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五十五岁

四月,小楷《前后出师表》(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某日,祝允明与刘麟、顾麟、唐寅关于文征明画扇,皆有题。

又作行楷书《题陈淳画湖石花卉诗》扇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某日,无锡华中甫(夏)过吴访允明,出示赵荣禄所画武侯图,强其作小楷《前后出师表》卷(原藏华氏真赏斋,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是年,允明谒选始授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因作《五十服官效白公》(全集卷四)。

允明作《贤妇吕王氏墓志(吴中吕禹年之妻王氏)》。

宁王慕唐寅名,重金聘请,唐寅应聘。不久,唐寅觉察宁王又异志,佯狂求归,宁王不能堪,明年遣回。宁王亦重金聘文征明,征明不应。

盖本年,允明作《怀遇赋》,其序曰:“允明知命後,始調興寜長,憂虞不堪。大方伯吳公㧞異幽側……”

祝允明岭南赴任途中,作《自京師南赴嶺表仲冬在道中》,其中言“秉䇿志渥丹,牽絲及班艾。拜寵北闕下,寄命南嶠外……”(《怀星堂集》卷四)

祝允明作《余侍御㳺靈巖賦》。其前小序:“侍御桐城余君,正徳九年銜勅按山東。允明自京師,道天津遇之。君道昨六月有二㳺之勝,先靈巖院、次泰岱。咸有詩記,乃出巻,燈下疾讀,信語可以張大麗竒。君謂余能賦之,懼非目得,兼樸鄙,當不稱謝,而君不可因,稍獵文内次第,排比一二,為賦靈巖。《讀余侍御㳺泰山記詠其間二三處》亦当作于同时。 (《怀星堂集》卷二、卷四)

明武宗正德十年乙亥(1515年)五十六岁

三月,唐寅自宁王邸归吴,皈依佛乘,自号“六如居士”,筑室桃花坞。

暮春四月,祝允明作《杭州夏日以文會諸君従聘宅序》:“凡士居以學展策馮几,或受教聖賢,辨難英傑,閉户終日,恐一塵客撓也……”

五月,祝允明小楷《前后赤壁赋》(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又作《乙亥五月五日王佥宪文明邀宴庐陵螺川驿楼观竞渡(七律)》(全集卷六)。

是年秋,允明府兴宁县任。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五十七岁

五月二日,祝允明偶在县署之念慈斋畏暑独坐,检得旧作《拟诗外传》数篇,遂书之素卷(楷书)。

八月,草书《米元章论书卷》,书法米南宫(《墨缘汇观》)。

秋,书《待漏院记》(《澄怀堂书画目录》)。又作《陶渊明饮酒诗》(《岳雪楼法帖》)。

秋,作《越台诸游序》:“顧公丙子秋,来僉廣東提刑按察事,至旬日即往潮州督捕漳州賊……”(《怀星堂集》卷二十一)

九月九日,祝允明作《丙子重九戏题》。

十二月二十日,祝允明与兴宁县斋《墨林藻海》一卷(《石渠宝笈》541页)。

冬暮入广,上司因允明拙于催科秋税,后停给俸米,文移在县,而允明在广,作《归与(七律)》(全集卷六)。

冬,祝允明应命修兴宁县志。十二月二十九日,做《正德兴宁县志序》,自谓:“冬,承台省檄治通志。辞不获。将自县趋召,因以意授弟子员刘天赐、王希贤、李庠、张天赋,使以殷书为本,征扣见闻,补漏匡误,迄于当时事为编以归,允明于舟中稍为芟除比联,以成书四卷。题曰:‘正德兴宁县志’。”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五十八岁

春日,祝允明过漕湖讲堂望鸿斋,偶见宋纸精美,作行书《古诗十九首》册并跋。

某日,又作行书《连昌宫辞》等诗稿(七开)册(现藏北京荣宝斋)。

六月二十七日,祝允明书《越台诸游序》(《古缘萃录》卷五)。

秋七月既望,祝允明行书《杨太真外传》(《红豆树馆书画记》卷二)。

允明赴广东任三年中,表弟赵某前往看望两次,饯别是允明作《广州别表弟赵二》相赠。

九月,允明还兴宁,二十七日夜渡头舟中作《将归行》,时其母在吴、妻在广、儿在燕(《怀星堂集》卷五歌行)。

允明在兴宁任上,作《上巡按陳公辭召修廣省通志状》据文中所言,则文当作于“正德兴宁县志”修讫之后,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到离任之前(《怀星堂集》卷十三)。

允明在兴宁县任上,作《題黄山人詩巻》,考察诗中“三年雾眯目”,当作于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