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祝允明年表
书法家:祝允明
分类:书法文摘
文件格式:图片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二十九岁
正月上日,作古诗体《笃初》。七月二日,汤浜殁,允明为撰《汤君墓志铭》:“……其年十二月庚寅朔,奉君柩葬,……”(《祝允明全集》卷十七)。跋魏钟繇《荐季直表》。此年,诏中外诸司,集撰苏州人物志,祝允明被选为编辑员,借此机会著《苏材小纂》六卷。
明孝宗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三十岁
允明与都穆、唐寅倡为古文辞。二月,作行书《明吴中诸贤江南春副卷》(《辛丑消夏记》卷五)。为周琇(山人)撰写墓志铭:“弘治戊申十二月某日,……而卒,享年六十有九。明年月日,三子镛、锺、铎葬君李县益地乡新穴。”(《祝枝山全集》卷十七)秋,允明赴南京受试,住岳父李应祯家。九月二十日,赋《哭周院判原己》。
明孝宗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三十一岁
五月十八日雨夜,允明闻谯楼鼓声,因作《谯楼鼓声记》。
秋八月晦日,作行书《离骚经卷》(现藏日本澄怀堂文库)。
六月十九日,允明撰《祖允晖庆诞记一轴》(《石渠宝笈》1093页)。
唐寅写《对竹图》并自题诗于其上。
允明作《重刊王著作文集序》。
明孝宗弘治四年辛亥(1491年)三十二岁
正月九日,陈绅(用章)卒,允明为撰墓志。
前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戊午,吴儒贺先生殁,是年葬,允明为撰《贺先生诔》(《祝允明全集》卷十五)。
八月一日,撰《容庵集序》(《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十六)。待考吴宽亦有《容庵集序》(《家藏集》卷四十三)。
又撰《督帅郭公葬部人陈颐之碑》(《祝允明全集》卷十四)。
是年,李应祯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在太仆甫两日,以贺万寿圣节诣阙下,遂力陈致仕,还长洲。
九月四日,撰《动静记》(《怀星堂集》卷二十一)
明孝宗弘治五年壬子(1492年)三十三岁
举乡试。时王鏊主持礼部进士考试,允明得志。
十一月三日,外祖陈绅落葬,允明为撰《外祖迪功郎江西福县县丞陈公志铭》,又作《徐君(旸)墓志铭》(《祝允明全集》卷十五)。
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1493年)三十四岁
正月二十四日,允明作《慕萱记》配沈石田《慕萱图并题诗赋卷》(《壮陶阁书画录》卷九)。
仲春,允明作《词稿杨柳花》。
夏,作《李太白诗册》。又作楷书《诗词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七月九日,岳父李应祯死(1431— ),年六十三岁。
允明撰《徐府君妻孺人高氏袝墓志铭》:“纩时弘治癸丑五月某日,春秋八十二矣……。”又撰《文林郎南京光禄寺署丞李公夫妇和袝志铭(李浩)》:“……乃癸丑十八日,瑄奉太学生翁君状,来求铭,……。”又撰《故处士颜公墓志(颜昌)》:“……卒弘治庚戌十月七日,年七十五,葬癸丑十二月壬申……”(均见《祝枝山全集》卷十六)。
明孝宗弘治七年甲寅(1494年)三十五岁
春,允明书《苏州府城隍庙新井碑》抄成,始于癸丑之秋。是年,此碑刻成。
六月二十日,作《游福昌寺入佛殿后记》;两日后,再游福昌寺,作《再游福昌談卧記》;二十四日,又游游雍熙,作《游雍熙寺雜記》(《祝枝山全集》卷二十二、《怀星堂集》卷二十二)。
中秋,允明书《仿古册》(《退庵题跋》卷八)。
十月六日,李应祯葬于吴县荐福山九龙坞之原。
某日,允明冒寒访沈石田,沈周作《写祝希哲诗卷》。
明孝宗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三十六岁
七月六日,祝允明为尧民孝廉书《千文册》(《故宫书画录》卷三)。
九月九日,祝允明撰书《行书在山记》(《汪氏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六),作《书款鹤文并赞一卷》,又临赵松雪楷书《过秦论》(《石渠宝笈》)。
秋日,书《雪江记》(《梦园书画记》卷十)。
明孝宗弘治九年丙辰(1496年)三十七岁
唐寅与邻居张灵纵酒好游,祝允明规劝之,唐寅乃专事读书。
五月,祝允明书《三畅咏》。作《行书五言古诗(诗翰之中第一幅)》(《石渠宝笈》第937页,《故宫书画录》卷一)。
九月草书《离骚首篇一卷》于新堂(《石渠宝笈》)。
祝允明撰《江氏墓志铭(吴张凤之妻)》(《祝枝山全集》卷二十)。又撰《薛先生墓志铭(薛英)》(《祝枝山全集》卷十六)。
允明草书《跋沈周仿王蒙山水画卷》。
沈周七十岁,作《七十喜言诗》。
明孝宗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三十八岁
允明作《枝山文选跋书后》,门人张灵时侍笔砚。杨循吉跋之,后徐祯卿观,唐寅批玩。
祝允明常与文征明、唐寅、蔡羽、都穆、黄云、朱凯、张灵等相从谈艺。苏人时称祝、唐、文、徐为“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长子文彭生。
是年,作《太倉州儒學記》:“初,兵部尚書徐公晞言,天下武衞無有司可附者,得輒立學官,便詔従之……”
是年,制《重修苏州府开元禅寺之碑》。宋版《文选》后跋书。祝允明撰《潘公诚夫妇合袝之碑(潘谏)》(《祝枝山全集》卷十七)、《明故文正书院主奉范公墓志(范从规)》(《祝枝山全集》卷十六)、《汤永之妻徐氏袝墓志》(《祝枝山全集》卷十五)。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三十九岁
冬闰月,祝允明与沈周、杨循吉、文征明、唐寅、蔡羽、徐祯卿等追和倪瓒《江南春》。
唐寅举乡试第一,刊印“南京解元”。
祝允明撰《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汤府君墓志(汤瑄)》(《祝枝山全集》卷十五)、《明故南京太仆少卿李府君室恭人王氏墓志》(同上)。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四十岁
祝允明作《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书。
冬十月,书《宜轩记等文卷》(《古缘萃录》卷五)。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年)四十一岁
正月上日,作《重刻鄂州小集后序》。
二十七日,书《黄庭经》(《穰梨馆过眼录》卷十九)。
八月既望,允明著《仰山堂铭》并书一轴(《石渠宝笈》)。
是年,唐寅系科场案下狱,经吴宽乞情获释。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年)四十二岁
二月望日,观方岳顾君所藏,并跋《藏真千文》。
朔旦,撰并小楷书《蜀前将军关公庙碑》(现藏故宫博物院)。
八月既望,做小楷《诗文卷》,记云:“有事于嘉禾,舟中岑寂,偶箧中有素纸,遂漫兴书此,小舟摇荡无足取也。”(《古缘萃录》卷五)。又撰《痴云子葬铭(朱大经)》(《祝枝山全集》卷五)。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年)四十三岁
七月,允明撰并书《吴邑邝侯遗爱碑》。
八月一日,在秦淮东院撰书《偕美赋并序》(《汪氏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六)。
是年,又撰《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府锦衣卫指挥史徐公碑(徐世良)》(《祝枝山全集》卷十五)。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年)四十四岁
祝允明跋《米黼草书九帖》(《大观录》)。
撰《孺人王氏墓志铭》(《祝枝山全集》卷十五)。
三月下旬,唐寅题吴伟《李奴奴歌舞图》,后数月,祝允明题七绝诗于此图上。
“九月辛卯夜,夢中文思騰發,對人隨口成此語,来思方涌,觸響而寤”,作《梦述》(《怀星堂集》卷二十一)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四十五岁
六月,祝允明访文征明。七月,吴宽殁(1435— ),年七十岁。
秋,祝允明书《咏苏台八景小词》。
是年,撰《张翁墓志(张宗学)》(《祝枝山全集》卷十九),又撰《王烈母江氏寿穴铭》(《祝枝山全集》卷十五)。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四十六岁
唐寅于桃花坞筑桃花庵,祝允明与沈周、黄云、唐寅诸君集桃花庵赋诗。
秋,祝允明与文征明和王鏊《白莲花诗》。
是年,允明书王鏊撰《射圃记》。作楷书《招凤辞》附于唐寅画《南游图》后(现藏美国华盛顿特区弗利尔美术馆)。
撰《承事郎卢君墓志(卢棡)》、《王宗肃墓志(王镛)》(《祝枝山全集》卷十九)、《方承事墓志铭(方祥)》(《祝枝山全集》卷十八)。
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四十七岁
允明行草书《乐府二章》并识云:“丙寅春半初晴,过辨之,几上笔墨之便,写作此旧作一二。”(《石渠宝笈》第937页)
四月,允明与杜启、浦应祥、文征明、蔡羽、朱存理、邢参同修《姑苏志》,主编王鏊。
唐寅为王鏊写《出山图卷》,祝允明、徐祯卿题其上。
秋,祝允明与文征明会于城南,作诗,征明次之,别后又有酬和。
是年,允明撰《侃斋徐公墓志铭(徐怀宁)》(《祝枝山全集》卷十六)
明武宗正德二年丁卯(1507年)四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