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颜真卿生平年表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2-04-27  

名称:颜真卿生平年表

书法家:颜真卿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大历三年(768年) 六十岁 在吉州,与僧、道、儒、 宦各界友人诗酒讲论,诗文辑成《庐陵集》十卷。四月,起为抚州刺史。有《书马伏波语》。在抚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人帮助下整理旧编《韵海镜源》。十月五日,弟允臧去世。

大历四年(769年) 六十一岁 正月,撰书《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铭》。 三月,撰书《魏夫人仙坛碑铭》、《华姑仙坛碑铭》。四月,撰书《宝应寺翻经台记》、《颜允南碑》、《颜乔卿碑》、《颜幼舆碑》、《颜允臧碑》等。本年,《韵海镜源》增广至五百卷。

大历五年(770年) 六十二岁 正月一日,书“逍遥楼”三大字。三月, 撰《赠梁州刺史徐秀碑》。五月,撰书《曹州司法参军秘书省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又书自撰《唐大斌令殷摄碑》。十二月,撰《广平相国宋 神道碑铭》,撰书《元子哲遗爱碑》、《张景倩碑》等。本年,兴修水利,“治陂灌田,民赖其利”,书《千金陂碑》记其事。

大历六年(771年) 六十三岁 三月,撰书《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闰三月,罢抚州刺史。四月,书自撰《麻姑仙坛记》,分大、小两种字体。六月,书前道州刺史元结撰《大唐中兴颂》。左辅元等辑其诗文成《临川集》十卷。八月,返京途经上元县,游茅山。撰《横山庙碑》、《慈恩寺常住庄田地碑》。十一月,拜十三世祖颜含墓,书自撰《颜含大宗碑》、《颜默碑》。游吴县虎丘,书“虎邱剑池”四字。正书《清远道士游虎邱诗》,有《题虎邱清远道士诗后》诗。

大历七年(772年) 六十四岁 春,送旧友刘太冲西游, 有《送刘太冲序》。四月,正书晋李阐序宋颜延之铭《颜含碑》,立《颜默碑》。五月,赴宋州,作《八关斋会报德记》;赴汴州,撰书《开元寺僧碑》。九月,经郑州至洛阳,与书僧怀素相遇,为《怀素上人草书歌》作序。二十五日,正书《广平相国宋 神道碑铭》。十一月,被任命为使持节湖州诸军事、本州团练守捉使、湖州刺史。本月,迁葬伯父颜元孙夫妇(一说系迁葬颜真卿母亲兰陵郡太夫人殷氏。)于京兆万年县凤栖原祖茔,撰书《臧怀恪碑》、《与夫人帖》、《元结墓碑》等。

大历八年(773年) 六十五岁 正月,至湖州任所。公务之暇, 召集文士于州学及放生池讨论《韵海镜源》,删繁补阙。建韵海楼、三癸亭。与僧皎然等交游,有《赠僧皎然》等诗歌多首。又与文士宴会联句,主要联句有《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等。七月,追建放生池碑。十二月,撰书《吴兴沈氏述祖德记》。

大历九年(774年) 六十六岁 正月,正书伯父元孙《干禄字书》, 立石于刺史宅东厅院内。删削《韵海镜源》成三百六十卷,有《杼山妙喜寺碑铭》记述此事。三月,与诸文士作《竹山联句》。七月,书旧撰《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并撰碑阴记。八月,诗人张志和自会稽到湖州,真卿与张结成莫逆之交,为其更新舴艋。本年,撰并正书《颜杲卿碑》。

大历十年(775年) 六十七岁 春,奉和张志和《渔父词》五首。 长子颇自河北来湖州相认,父子团聚。七月,湖州洪水泛滥,真卿书《湖州帖》记述灾情。十月,撰书《欧阳 碑》。十一月,有《刘中使帖》。

大历十一年(776年) 六十八岁 诗文辑成《吴兴集》十卷。四月, 作《崔孝公宅陋室铭》。本年,撰《银青光禄大夫康希铣神道碑铭》。挚友张志和溺水而亡,撰《玄真子张志和碑铭》。整治白 洲,筑八角亭及茅亭,书南朝梁吴兴太守柳恽诗于亭上。撰《李玄靖碑》。

大历十二年(777年) 六十九岁 二月,作《送辛子序》。三月, 宰相元载获罪。四月十二日,朝廷召真卿回京。作《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湖州石柱记》、《湖州射堂记》等。五月,撰书《项王碑阴述》,书《银青光禄大夫康希铣神道碑铭》、《李玄靖碑》、《殷君夫人颜氏碑》、中书侍郎杨绾撰《李抱玉碑》。八月,经杨绾和门下侍郎常衮推荐,任刑部尚书。十一月,献《韵海镜源》于朝廷。为前京兆尹杜济撰书墓志铭及神道碑铭。

大历十三年(778年) 七十岁 正月,三次上表请求致仕,未得准许。 二月,奉命谒昭陵,过瑶台寺,有《使过瑶台寺有怀园寂上人》诗,书《瑶台帖》。三月,改任吏部尚书。书自撰《广平相国宋 碑侧记》,书《广平帖》。

大历十四年(779年) 七十一岁 五月,代宗崩,德宗即位。 真卿以吏部尚书充礼仪使。六月,上《请除 服奏》、《请除素练听政奏》,书《扶风王马 碑》。七月,上《请复七圣谥号状》。十月,有《论元皇帝祧迁状》。书《颜勤礼碑》。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七十二岁 正月,改元“建中”。 在敦化坊祖宅建颜氏家庙。六月,撰并书《颜氏家庙碑》,七月初一刊毕。作《世系谱序》,著《颜氏家谱》一卷。八月二十七日,改任太子少师,仍充礼仪使,授光禄大夫。有《自书告身》。十月,朝廷封真卿子右率仓曹 为沂水县男,秘书省正字硕为新泰县男。撰《家庙碑后记》、《家庙碑额阴记》。十一月,上《更定婚礼奏》。

建中二年(781年) 七十三岁 九月,上《庙享议》、 《朝会有故去乐议》。十月正书李舟撰《明州刺史王公德政碑》。

建中三年(782年) 七十四岁 闰正月二十五日, 上《请定武成庙释奠奏》。六月,书《朱巨川告身》。八月,遭宰相卢杞忌恨,罢礼仪使,改任太子太师。左辅元等编成《礼乐集》十卷。正书李华撰《元德秀墓碑》。十二月,淮西都统李希烈反。

建中四年(783年) 七十五岁 正月,卢杞建议派真卿前往劝谕李希烈。 十七日,真卿任淮西宣慰使,与侄岘等即日前往许州。劝谕不成,被李希烈扣押。三月,淮西应援招讨使张伯仪战败,李希烈以所获张部旌节及阵亡将士首级夸示,真卿悲愤难抑,不复与叛将通言语。十月,李希烈部将周曾等谋反正,事泄被杀,真卿被移囚于汝州龙兴县佛寺。作《奉命帖》,题囚所壁上。十二月,李希烈派人咨询即帝位仪式,遭真卿痛斥。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 七十六岁 正月,李希烈称帝。 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张荐等上书朝廷,请以李希烈亲属三人赎回颜真卿。奏折被卢杞扣压。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 七十七岁 正月,改元“贞元”。正月五日, 真卿移囚于蔡州龙兴寺。自撰遗表、墓志、祭文,以明死志。十九日,有《移蔡帖》。八月,真卿被辛景臻等缢杀。

贞元二年(786年) 四月,李希烈被牙将陈仙奇鸠杀,淮西叛乱平定。十一月,颜真卿灵柩运抵京兆万年县凤栖原祖茔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