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小众书体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战国楚文字《鄂君启节》 战国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10-28  

名称:战国楚文字《鄂君启节》

书体:金文

分类:楚文字

年代:战国

作品材质:青铜

备注说明:出土于安微省寿县

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微省寿县,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制成,形似剖开的竹节,是当时楚怀王(公元前三二八——前二九九年)发给受封在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节上刻文圆润秀劲,庄严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

一、介绍

鄂君启节》是战国中期楚国(约公元前323年)铸造的青铜水陆通行凭证。共出土5枚,分为“车节”和“舟节”,分别用于陆路和水路运输。节,即符节,是古代使者或商旅通行的信物。

鄂君启节

核心价值

  1. 历史价值:记录了楚国对商业运输的严格管理规定,包括路线、关税、运载量等,是研究战国时期楚国交通、地理、商业、关税制度的“第一手资料”。

  2. 文字价值:其铭文为典型的战国楚系文字,字形修长,笔画流畅,富于装饰性,是学习战国古文及楚国书法的绝佳范本。

  3. 艺术价值:器物本身铸成竹节状,造型精巧,铭文错金,华丽非凡,体现了楚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原文(节选)

《鄂君启节》铭文较长,以下为舟节的开头部分:

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囗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睢以王命……为鄂君启之府商铸金节。屯三舟为一舿,五十舿,岁能返。自鄂往,逾湖,辶(上)滩(汉),庚厝,庚芑阳……


三、翻译

(在)大司马昭阳在襄陵击败晋国军队的那一年,夏季某月,乙亥日,楚王居住在茂郢的离宫。大工尹睢奉楚王之命……为鄂君启的府库经商铸造铜节。(规定)集合三艘船为一舿,以五十舿为限,一年内往返。从鄂地出发,经过湖泊,上行至汉水,经过厝地,到达芑阳……

(译文大意:铭文以大事纪年,明确了铸造时间。楚王下令为贵族“启”铸造此节,并详细规定了船队规模、通行时间、往返周期以及详细的水陆路线图,并载明免税条件等。)


四、临帖教学

《鄂君启节》的书法风格与西周金文迥异,临习时需特别注意其独特的楚风。

1. 工具准备

  • 毛笔:建议使用弹性较好的狼毫或兼毫,以表现其纤细而劲利的笔画。

  • 纸张:偏熟或半熟的宣纸、毛边纸,便于控制线条,不易洇墨。

  • :墨汁需浓稠适中,以表现错金书般的光洁感。

2. 临习要点

  • 结构特征

    • 字形修长:这是楚文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字的重心偏上,下半部分常常舒展曳长,体态婀娜,如“之”、“返”等字。

    • 弧线为主:笔画多弯曲流畅,少平直方折,充满动感。注意线条的弧度与弹性。

    • 装饰笔画:常见鸟虫篆的装饰意味,部分笔画略带盘曲、点缀,但不过分夸张,显得华丽而自然。

  • 笔法技巧

    • 中锋行笔:始终保持中锋,才能写出圆润、饱满、有力的线条。

    • 匀速流畅:行笔速度均匀,一气呵成,避免迟疑和顿挫,以表现其流畅感。

    • 起收含蓄:起笔多轻入藏锋,收笔或轻提或含蓄回锋,不同于西周金文的浑厚收笔。

  • 章法布局:因铸于竹节形的弧面上,字随器走,纵向成列,但横向略有参差,整体和谐自然。

3. 分步练习

  • 单字精临:选取“岁”、“返”、“阳”等典型字,反复练习,体会其修长的体势和流畅的弧线。

  • 短句组合:临写“五十舿,岁能返”等短句,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

  • 通篇把握:在单字熟练后,尝试通临一段,感受整体气韵,注意章法的错落与连贯。


五、鉴赏

  1. 书法价值

    • 它是“楚篆”的典范,打破了西周金文方正朴厚的格局,以修长秀逸、流畅飞动的风格独树一帜,开后世“鸟虫篆”之先声。

    • 线条如“屈铁盘丝”,虽细而劲,虽曲而刚,充满了生命力和节奏感。

  2. 历史意义

    • 它像一份“战国通关文书”,真实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控制与保护,揭示了战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 其以“大事纪年”的方式,也为历史学家考证战国史实提供了精确的坐标。

  3. 艺术特色

    • 造型与文字的完美结合:竹节造型清新自然,错金铭文璀璨夺目,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

    • 浪漫主义气息:其书风充满了奇诡、浪漫的想象,与《楚辞》的文学精神一脉相承,是楚国文化精神的物化体现。


六、总结

《鄂君启节》不仅是一件通行证,更是一部刻在青铜上的战国“商贸法规”和“交通地图”,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楚国浪漫主义色彩的书法艺术珍品。

与《哀盘》所代表的周代正统金文相比,《鄂君启节》展现了地方文化(楚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与艺术创造力。学习它,不仅是学习一种书体,更是走进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感受古代中国多元而灿烂的文化面貌。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临习《鄂君启节》可以有效提升对曲线笔画的掌控能力,丰富对先秦古文字体系多样性的理解。

拓展建议:可对比同时期的《楚王盦忑鼎》铭文及《包山楚简》墨迹,以更全面地理解楚系文字的书写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