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名帖

中国历代传世书法名帖欣赏

太湖石赞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2-06-13  

作品名称:太湖石赞

作品作者:赵孟頫

书体分类:行书字帖

创作时间:元代 / 大德元年(丁酉年,1297年)

原作尺寸:纵27厘米、横456.3厘米

原图像素:64873×3823像素(350 DPI)

文件大小:869.98 MB

文件格式:jpg/tif/webp

作品材质:纸本笔墨

收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

备注说明:赵孟頫书法,赵孟頫,行书,元代

作品全图预览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卷

作品全图分割

赵孟頫《太湖石赞》_01

赵孟頫《太湖石赞》_02

赵孟頫《太湖石赞》_03

赵孟頫《太湖石赞》_04

赵孟頫《太湖石赞》_05

赵孟頫《太湖石赞》_06

赵孟頫《太湖石赞》_07

赵孟頫《太湖石赞》_08

赵孟頫《太湖石赞》_09

赵孟頫《太湖石赞》_10

赵孟頫《太湖石赞》_11

赵孟頫《太湖石赞》_12

赵孟頫《太湖石赞》_13

赵孟頫《太湖石赞》_14

赵孟頫《太湖石赞》_15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太湖石赞

作品作者:赵孟頫

创作时间:元代 / 大德元年(丁酉年,1297年)

原作尺寸:纵27厘米、横456.3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笔墨

收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太湖石赞》,行书,纵27厘米、横456.3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款署“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頫”,是赵孟頫与好友相聚、觥筹交错、宾主相欢,为应景而作。据记载,该帖书于元朝大德元年(丁酉年、公元1297年)闰十二月,时年赵孟頫44岁,任正五品的太原路汾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职务,但未赴任,仍留恋于家乡德清,过着琴棋书画的闲适生活。这一时期其书法纵横放逸,气韵高古,笔法精熟,出神入化,风格多得颜真卿、米芾二家笔意,姿媚温润,结构端严稳妥,体势修长柔媚,笔法遒劲飘逸,运锋轻灵圆活,风骨内含、神形外溢,珠圆玉润、潇洒多姿。书写该帖时赵孟頫兴致极好,戏书所作,信手挥就,神融笔畅,滂沛悦然,旋转翻腾,气韵超然,超凡脱俗,实乃赵孟頫的精品力作。

赵孟頫《太湖石赞》卷拖尾题跋

卷未有明代卞荣、王世贞、董其昌、文震孟、陈继儒,清代英和、永瑆跋。此帖是与好友相聚,一时酒酣的乘兴之作。纸质莹润光滑,信手写来,“神融笔畅”,滂沛悦然。风格上多得颜(真卿)、米(芾)二家笔意,这在赵氏的书作中是极少见的。鉴藏印记:王世贞、英和等人印。历代著录:《辛丑销夏记》、《三虞堂书画目》、《珊瑚纲》、《过云楼书画续记》。

《太湖石赞》系赵孟頫与好友相聚时,一时酒酣,即兴挥毫,是乘兴之作,赵氏真性情酣畅淋漓,可谓神融笔畅,滂沛悦然。作为赵孟頫的酒后佳作,在风格上相对融合了颜真卿、米芾二者笔意,这在赵氏的书作中,甚至在整个唐宋后书法史上,都是极少见的。

在落款时,赵孟頫这样写道:“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

释文:

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萧子中真赞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宮,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同风。

题董元溪岸图,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山高蔽日。阴晦复多雨。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冥冥猿又居,漠漠凫雁聚。幽居波(彼)谁子,孰与玩芳草。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

题洗马图,齧厀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明窗戏写桒黄诗,洗刷归来气如怒。不须对此苦怨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睢

作品大图局部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1)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2)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3)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4)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5)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6)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7)

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局部 (8)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赵孟頫行书《太湖石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