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东汉乙瑛碑墨拓
作品作者:佚名
书体分类:隶书字帖
作品别名:百石卒史碑墨拓
创作时间:东汉 / 永兴元年(153年)
原作尺寸:原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
原图像素:12740×27041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814.06 MB
文件格式:jpg/tif/webp
作品材质:纸,墨拓
收藏位置:原碑藏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备注说明:隶书,汉代,碑拓
作品全图欣赏
作品简介
东汉碑刻《乙瑛碑》又名《百石卒史碑》《孔龢碑》《孔和碑》等,东汉,隶书,刊刻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原碑现藏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挑,折角圆和,波势蕴柔,中敛旁肆,潇洒飞逸,气韵盎然,被近人推为东汉绮丽书派的代表,是汉隶成熟的标志碑之一。
据碑文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为鲁城孔庙置守庙者及祭祀孔子费用应由王家承出等,经司徒吴雄、司空赵戒转呈皇帝,得以批准。后乙瑛离任,而由继任鲁相平选孔和(孔龢)为守庙百石卒史,由鲁令鲍叠造作百石吏舍等。《乙瑛碑》即是为纪念中央批准设置孔庙百石卒史一事而立,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
碑文内容
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诏书崇圣道,〔勉〕〔学〕〔艺〕,孔子作《春秋》,制《孝经》,□□《五经》,演《易·〔系〕┘辞》,经纬天地,幽讃神明,故特立庙。襃成侯四时来祠,事已即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一┘人,典主守庙,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须报。’谨问大常祠曹掾冯牟、史郭玄。辞对:‘〔故事,辟〕□〔礼〕未┘行,祠先圣师。侍祠者,孔子子孙,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大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彖□□□各一,┘大司农给米祠。’臣愚以为,如瑛言,孔子大圣,则象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