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资源下载

毛笔、硬笔、篆刻、美术绘画资料下载

100方汉印图集.pdf 3.32 MB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4-03-20  

文件名称:100方汉印图集

资源编号:zkys2000008

分类:篆刻资料

创作时间:当代

文件大小:3.32 MB

文件格式:pdf/rar

作品材质:纸本

下载地址:网盘

备注说明:PDF版篆刻资源

汉印通常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是中国印章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下从文字特点、用途分类、制作材料、制作方式、艺术风格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 文字特点
    • 笔画简略:相对于秦篆,汉印文字的点画更为简略、明快、热烈,书写更加简洁流畅,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使用效率的要求。
    • 结构近楷:在结构上,汉印文字更接近现代楷书,方正规整,具有稳定、端庄的视觉效果,体现出一种严谨的秩序感。
    • 字体多样:主要包括小篆、缪篆、鸟虫书等。小篆受隶书影响,简洁方正;缪篆笔画曲折延伸,富有动感,多用于私人印章;鸟虫书则是汉代玉印中的特殊字体,极具装饰性和艺术性。
  • 用途分类
    • 玺称:“玺” 是印章最早的名称,秦之前官印私印均称 “玺”,其书写形式因材质而异。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可称 “玺”,且用玉材,其他人印章称 “印”,不得用玉。汉朝基本继承秦制,但诸侯王、王太后也可使用 “玺” 的称号。
    • 印称:“印” 最早出现在秦朝官印中,用于地方官员印章。《汉旧仪》记载,职位在二百石至六百石之间的官员用 “印”,一般姓名印称 “私印”,新莽时期私印有时也称 “印信” 或 “信印”。
    • 章称:汉魏时期将军印常被称为 “章”,如 “急就章”,多因军队行动紧急,由雕刻者直接在印面上刻凿而成,自然生动,风格独特,对后世篆刻艺术影响深远。此外,“太守”“御史” 等官印也有称 “章” 的情况。
  • 制作材料
    • 玉质:皇帝的玉玺采用玉质材料,配以虎钮;皇后的玉玺也是玉质,配有螭虎钮,玉象征着高贵、权威和吉祥,体现了皇帝和皇后的至高无上地位。
    • 金属:皇太子、列侯以及丞相、太尉等高级官员的印章分别是黄金印、龟钮,银印、龟钮,铜印、鼻钮。不同的金属材质反映了官员的不同等级和地位,黄金印代表着最高的权力和地位,银印和铜印则依次递减。
  • 制作方式
    • 铸造:文官印大多通过铸造方式制作,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印章字体较为端正,笔画粗细均匀,线条流畅,印面平整光滑,具有精致、规整的美感。
    • 凿刻:在军事行动中,为应对紧急需求,常采用凿刻方法制作印章,如 “将军印” 等。凿刻的印章笔画呈现出明显的 “V” 型开口,风格自然质朴,富有刀刻的韵味和节奏感,体现出一种豪放、直率的艺术风格。
  • 艺术风格
    • 布局严谨:汉印整体布局方正平直,严谨规整,讲究对称与平衡,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视觉感受。印文排列整齐有序,笔画分布均匀合理,无论是单个字还是多个字的印章,都能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 线条刚柔并济:其线条既有刚劲有力的一面,又不失柔和流畅。铸造的印章线条圆润饱满,富有张力;凿刻的印章线条则犀利挺拔,刚健质朴。同时,线条在转折处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或圆润自然,或方折峻峭,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 风格多样:汉印在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不同的印人、不同的制作工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使得汉印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雄浑奔放,有的工细秀丽,展现出汉代印章艺术的丰富多彩。

zkys2000008.-.100方汉印图集30H_页面_1

zkys2000008.-.100方汉印图集30H_页面_3

zkys2000008.-.100方汉印图集30H_页面_5

内容加载中..
更多下载
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