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古代书论中的读帖研究
资源编号:mbsh7000123
分类:毛笔书法资料
文件大小:3.18 MB
文件格式:pdf/rar
作品材质:纸本
下载地址:网盘
备注说明:PDF版软笔书法资源
- 读帖的重要性:历代书家都很重视读帖。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到 “察总在拟之先”,说明读帖是临帖的基础,通过读帖提高理论意识,进而能提升书法技术层面的水平。欧阳询见古碑,住马观之,良久方去,甚至宿其旁三日,足见其对读帖的重视,也体现了读帖在学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 读帖的方法:
- 欣赏式读帖:侧重于对字帖整体美感的直观感受,不急于深入分析笔画和结构,而是沉浸在字帖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其气息、格调、韵味、章法、情趣、意境等。如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可感受其流畅气韵和疏密布局,仿佛置身于曲水流觞的场景中;品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从笔触中体悟其悲愤之情。
- 分析式读帖:这是一种理性深入的读帖方式。需对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进行细致剖析,探究字形结构特征,如重心位置、部件比例与组合关系等,还应分析作者创作背景与心情。以欧阳询楷书为例,通过分析其字的结构,可了解到笔画位置和长度都有精心安排,这与他所处时代和个人性格相关。
- 记忆式读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临帖和脱帖,需将字帖的字形、笔画、章法、意韵等深深印在脑海中。如赵孟頫临习王羲之字帖,通过长期记忆和揣摩,将其精髓融入自身创作。读颜真卿《多宝塔碑》,要记住典型字的形态特点,以便书写时再现字帖风貌。
- 对比式读帖:可将自己所临作品与原碑帖对比,找出字势、结构、线条、笔法等方面的差距;也可将风格相近或不同的碑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还可将自己所临作品与从该碑帖出身的当代名家作品对比,总结名家取法特点和自己的不足,调整训练方向。
- 其他读帖方法:还可通过拆字读、单字读、连字读、相似字比读、特殊字强读等方法读帖。拆字读即看笔画起、行、收及笔画间搭配关系;单字读侧重把握间架结构和形态神韵;连字读揣度字与字之间的行气等;相似字比读关注相同或相近字用笔和结字的异同;特殊字强读则是对结体独具匠心的字强加记忆,为创作所用。
- 读帖的内容:读帖需关注用笔、结字、角度、对比、用墨、章法等多个方面。要观察书家的用笔方法,感受用笔节奏变化;分析字形结构,体会书家结字的匠心;留意笔画倾斜角度和字形旋转角度;关注粗细、干湿、浓淡等对比手法以及墨色变化;还要观察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搭配关系和作品的布局构图。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