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高清国画作品欣赏及国画学习教程查询

清方士庶仿董源夏山烟霭图 清代 / 乾隆二年(1737年) 方士庶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05-25  

作品名称:清方士庶仿董源夏山烟霭图

作品作者:方士庶

作品分类:国画

创作时间:清代 / 乾隆二年(1737年)

原作尺寸:228.3x87.5厘米

原图像素:3200×7585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173.42 MB

文件格式:jpg/tif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备注说明:田园,树林,山峰,山水画,溪,江河,房屋,雾,董源,树丛,清代

作品全图欣赏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

作品简介

清方士庶仿董源夏山烟霭图,轴,228.3x87.5厘米,纸本,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方士庶(一六九二-一七五一年),歙县人。家维扬,字循远,号环山,又号小师道人。山水受学于黄鼎,落笔苍秀,动依古法。

此幅仿董源夏山烟霭。原为横卷,而此帧改为直幅。凡山峦洲渚,用笔造形,皆能于平澹中见其精粹,深得董源之精神。作者时年四十六岁。

作者款识

方士庶本幅行楷书:

方士庶行楷书书法

【繁体】北苑夏山烟靄圖真蹟,賈似道故物,卷首尾有長字印,董思翁復藏之。末則思翁自書三跋,中云此卷並瀟湘圖卷,龍宿郊民圖,夏口待渡圖,皆為所有。今但得見此卷,遙想其三本更不知作何筆墨,然聞之大米見董源真者五本,沈石田文衡山僅見溪山行旅圖半幅,余何幸得覩全卷,望蜀之心,亦過貪也已。卷中山麓石塊,概用攢筆點剔,分辨脈絡,處處平圓,不作一豪奇突狀,較諸世人髣髴一種,迥不相肖。須知此君為千古畫家之祖,自是眾法具備,茍執攢筆之見,謂北苑直如此一類,是猶隔壁聽囈語,終其身為門外漢也。乾隆二年歲在丁巳(1737年)冬十一月望後二日,環山方士庶作。印記: 方洵遠印、小師道人、環山里。

【简体】北苑夏山烟霭图真迹,贾似道故物,卷首尾有长字印,董思翁复藏之。末则思翁自书三跋,中云此卷并潇湘图卷,龙宿郊民图,夏口待渡图,皆为所有。今但得见此卷,遥想其三本更不知作何笔墨,然闻之大米见董源真者五本,沈石田文衡山仅见溪山行旅图半幅,余何幸得睹全卷,望蜀之心,亦过贪也已。卷中山麓石块,概用攒笔点剔,分辨脉络,处处平圆,不作一豪奇突状,较诸世人髣髴一种,迥不相肖。须知此君为千古画家之祖,自是众法具备,茍执攒笔之见,谓北苑直如此一类,是犹隔壁听呓语,终其身为门外汉也。乾隆二年岁在丁巳(1737年)冬十一月望后二日,环山方士庶作。印记: 方洵远印、小师道人、环山里。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御书房鉴藏宝。

主题

山水、夏景、云、行旅、竹、茅草屋、塔、寺庙、篱笆、围墙、桥、房舍、百姓、江河、溪涧、船。

技法

写意、皴法、披麻皴、人物衣纹描法(减笔)、苔点。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06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563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一册,页335-336

作品大图局部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1)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2)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3)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4)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5)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6)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7)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8)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9)

方士庶田园山水画《仿董源夏山烟霭图》局部 (10)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清·方士庶《仿董源夏山烟霭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