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高清国画作品欣赏及国画学习教程查询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宋代 黄居寀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09-19  

作品名称: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作品作者:黄居寀

作品分类:国画

创作时间:宋代

原作尺寸:本幅97x53.6

原图像素:6295×14566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395.46 MB

文件格式:jpg/tif

作品材质:本幅绢、诗塘纸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备注说明:黄居寀,花鸟画,鸟,石,草,树枝,宋代,工笔

作品全图欣赏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作品简介

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轴,本幅97x53.6,诗塘 (左)13.7x36.3厘米、诗塘(右)13.5x17.2厘米、下边幅13.5x53.6厘米,本幅绢、诗塘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居寀(九三三年生),字伯鸾,四川成都人。是花鸟画名家黄筌的儿子,因家学的关系,在花鸟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们父子的作品,在画院中极受推崇, 以致成为画院评画的标准。 画中的鸟鹊与竹石,布满画面,空白很少。设色淳厚无华,描法稳健,略带稚拙之感,有著早期花鸟画的装饰意味,及古朴风韵。

此帧寀全景、中轴式构图,画溪畔巨石之侧,一只山鹧低头似欲饮水,七只麻雀或栖、或飞。石后的荆棘、蕨、竹的装饰图案意味浓厚,不过画中山鹧专注的神情、麻雀的瞬间动态等,又为此画增添了几许「生趣」。

本幅设色醇厚,描法稳健。画中荆棘和凤尾蕨的枝叶装饰意趣浓厚,保存了唐代古朴而华美的遗风。不过山鹧全神贯注的神情、麻雀向背俯仰的动态,又都描绘得维妙维肖。全作在唐画所重视的「形似」之外,又反映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精神。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著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题跋

宋徽宗诗塘(左)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瘦金书)。

清高宗诗塘(右)

棘雀爱卑栖,山鹧喜清廓。雀在高棘枝,鹧步低泉壑。图之素绢中,短言识其略。常闻古人云,君子慎所托。庚申(1740)御题。印记: 几暇鉴赏之玺、乾隆御笔。

梁诗正下边幅

斥鷃守藩篱,鹪䳟俯寥廓。大小随所如,宁须限邱壑。闲寻逍遥义,雀鹧得其略。翾飞高下间,画手偶然托。臣梁诗正恭和。

励宗万下边幅

么禽羽毛族,所志在遐廓。唶啧栖棘丛,钩辀啼涧壑。瞻彼鸾凤群,翱翔逞雄略。振翰乘春风,上林欣有托。臣励宗万恭和。

张若霭下边幅

(用鸟)鸴同一飞,天宇本澄廓。洁露饮朱草,明霞餐黛壑。期不愧鸳鸾,何致哂渠略。高卑慎自处,含毫有深托。臣张若霭恭和。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双螭、宣和(微缺)、政和(微缺)、睿思东阁、缉熙殿宝(漫漶微缺)、司印(半印)。

主题

山水、奇石、翎毛、山鹧、麻雀、荆枝、竹 、溪涧、湍泉、杂草。

技法

工笔。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上冊,頁641。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43。

作品大图局部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1)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2)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3)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4)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5)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6)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7)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高清大图局部 (8)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