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高清国画作品欣赏及国画学习教程查询

潇湘白云图 明代 / 约1628年 董其昌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04-09  

作品名称:潇湘白云图

作品作者:董其昌

作品分类:国画

创作时间:明代 / 约1628年

原作尺寸:纵29.3厘米,横340.8厘米

原图像素:39548×4217像素(350 DPI)

文件大小:132.29 MB

文件格式:jpg/tif

作品材质:纸本,水墨

收藏位置:辽宁省博物馆

备注说明:董其昌,明代,山水画,水墨,树,书画合璧,雾,房屋,山峰,流水,树林,春景,长卷,行书,行草,群山

作品全图预览

董其昌水墨山水《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作品全图分割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1)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2)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3)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4)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5)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6)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7)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8)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9)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10)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11)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 (12)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潇湘白云图

作品作者:董其昌

创作时间:明代 / 约1628年

原作尺寸:纵29.3厘米,横340.8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水墨

收藏位置:辽宁省博物馆

《潇湘白云图》卷纵29.3厘米,横340.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是董其昌七十三岁所作。图仿米芾笔意,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用略为夸张的笔法去捕捉流动的大气,描绘多变莫测的云烟雨,使得绮丽多姿的山水更富有直观表现的色彩。

图绘潇湘春色,远处群山雾列,苍苍漭漭;沙洲汀渚,草木葱茏;近处岗陵林木,明丽洒落,山坳中庐舍数椽,雅致清旷;江边一泓清溪湍急泻入江中,湘水凝然不动宛如一面明镜。娴熟的“米点”装饰群峰之巅,“飞白”技艺现出雾海缠绕的山腰,近山多用披麻皴突出山之向背分明,树法皆出“二米”更显得众木竞长,生气盎然。全幅墨色沉稳,功力深厚,风格清润,准确地表现了江南山野湿润旷远,烟云变没的特点。

画心有乾隆题款:“已传北苑超群法,更得南宫三昧奇,应是迎眸堆湿润,楚江烟雨动经时,乾隆丁卯初冬御题。”前钤“丛云”朱文长方印,后钤“几暇怡情”朱文方印,“乾隆震翰”朱文方印。

后有作者题识:“董北苑好作烟景,烟云变没即米画也,余於米芾潇湘白云图悟墨戏三昧。丁卯(1627)三月思翁识。”前钤“画禅”朱文长方印,后钤 “宗伯学士” “董氏玄宰”白文方印。

画后又有作于已未年(1619)65岁时楷书杜甫诗《谒玄元皇帝庙》一首。此卷又称《潇湘白云图》为董氏七十三岁游江南时所作,属晚年诸作品中的上品。《石渠宝笈续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之一》均有著录。

先为清安歧收藏,后入清内府藏乾清宫,溥仪携带东北。

画作内容

展开此长卷,一望而知描写潇湘白云景色。画面群山横卧,峰峦出没,连绵亘垣,山势较为平缓,远处云雾显晦,烟水茫茫,洲渚掩映,山上和山坳处树木成林,茂密成长。山脚下临水处房舍、屋宇鳞比,渔村座落其问,山间的林壑,沿河的洲渚等所有的景物,都掩映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表现出南方湿润的气候,呈现出一派江南平远的山光水色的景致。

创作背景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湘水,汇合流入洞庭湖、景色极为幽美,世称“潇湘”。此图为伤北宋米芾笔意。在他存世较多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临仿宋、元各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求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能够脱去窠日,白成风格。此画就是仿米芾笔意,且在画幅的自题识中加以标榜。

艺术鉴赏

此作品描写的中心不是山密、江流、林木,而是山中、江上、林间浮动的云雾,画面追求江南的云山,点出了此画的主题。即在画面上能很清晰看到山中、江上、林间有一道道宽阔白色烟云带,上连汉,下连江湖和山下,犹如“炬之光,通体皆灵”,这种烟云变幻,没有任何笔墨的痕迹,能传达出在爸茫云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这些没有笔墨痕的墨戏,即空白或无墨处,都是董其昌着意于此,亦即计白当墨,可见董氏把黑白对比,虚实相须,运用得十分自然,落笔时心手相应都紧紧扣住对象的结构与质感,这不是片面地玩弄笔墨,这是有着相当的难度,非般画家所能企及的。整个作品用笔洗练,墨色淡而润。山石的沿边皆空白,于是每个山石以黑白、阴阳,表现立体感,而且它们之间左右较实,中部较虚,使画面空间因虚实互用而十分灵活。山峰用重墨绿染山头、山腰留出大片空白,以示拦腰白云,主要山脉有横点,近处山坡加披麻皴笔意,远山用大笔墨团晕染,远树用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山中大片自云与浓重的山头,丛树形成黑白与虚实的强烈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冈峦山峰中白云缭绕的迷雾景色。

题跋释文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题跋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题跋

配极玄都②,凭虚禁御长。③祧严具礼,掌节镇④非常。碧瓦初寒外,⑤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⑥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⑦擅场。森罗移(遗)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⑧冕旒俱秀发,⑨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⑩玄元皇帝庙,庙有《五圣图》,图吴道子画,徐浩书杜诗。乙未年平月之望临,玄宰。

配极(pèi jí ) 配享于宗庙。

(bì ) 幽静。

守祧(shǒu tiāo ) 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

非常(fēi cháng ) 跟平常不同。

金茎(jīn jīng ) 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猗兰(yī lán ) 汉殿名。相传汉武帝诞生前,父景帝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崇兰阁,因改阁名为猗兰殿。后武帝生于此殿。

擅场(shàn chǎng ) 指压倒全场;技艺高超出众。

冕旒(miǎn liú ) 古代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

旌旆(jīng pèi ) 指旗帜。

(yè )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进庙拜神。

作品大图局部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1)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2)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3)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4)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5)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6)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7)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8)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9)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10)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局部 (11)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董其昌水墨山水《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