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知识

毛笔书法学习资料精选

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十喜书法文摘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9-08  

名称: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十喜

书法家:简经纶

分类:书法文摘

备注说明:书法百科知识

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十喜

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十喜

高疏简逸的简琴斋 简经纶印选 十喜

简经纶印选

在近代印坛中,作品不流于世俗,不讲求时巧,而能独立风格,高标致远的篆刻家不多。丁二仲、易大厂、简琴斋、杨仲子、钟刚中、陈半丁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物,欣赏他们的作品,如果对篆刻没有相当的认识,是不会了解的。而简琴斋的作品,犹如高山隐士。其潇逸之气,又非他人所能及的。

简琴斋名经纶,别署琴石,一琴,名其室曰千石楼。广东番禺人,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殁于1950年,享年六十一岁。先生治书数十年,上自甲骨、金文、汉隶,下及章草、六朝碑刻,无不精熟。汉碑、甲骨尤所专擅。喜用宿羊毫及麻笔挥写,以取其枯老古拙之趣,早年康有为见其书好太王碑以为苍深朴茂,已入汉人之室。于是奋发自励,益有所成。饶宗颐氏论其书曰:“以书道论甲骨,与史学轨辙迥殊,当洹滨出土之日,识字未多,而书家治玺家竞于卜辞取材,集联集诗之事尤盛。以今日观之,字之辨认,庸有可商以美术论,则途径大启。若蚕丛之辟,信有足多者焉。写契文者,或以篆法入,如罗雪堂,其失也滞。或变以金文,如金息侯,其失也肆。叶痠渔参以楷隶,端详可观,而乏刀法奇趣.琴斋翁浸淫汉简有年,移其诀入契,逋峭多味。玩其所书,譬颂宛陵之诗。嚼橄榄而逾甘。间运以铁笔,以写便面,踌躇满志,恍如奏刀,马砉然中桑林之舞,翁于近世书林,可谓异军突起者矣!”能有这样的书法成就,再肆力于篆刻,其篆刻自能成一家面貌。民初以甲骨入印者,当推易大厂、杨仲子与先生三人。大厂居土偶一为之,仲子先生所作多古朴拙厚,类近金文,唯先生之作甲骨印章,逋峭多姿,刀笔挺健,实更逼近于卜契。其印款亦常以甲骨刻之,后更集为《千石楼印识》,甲骨之外,金文、汉隶、北朝碑版均以入印,亦均以之刻款,古朴爽利,厚重拙实,兼而有之,然不主常态。大略言之,其印以疏淡高简为主,不喜作多字印,更不作铁线一路印章。盖三五字内,错落参差,任刀直刻,御气使笔,纯任天成,故有一种自然雅逸的高趣。

先生早年曾任国府参事,后漫游南洋及欧美后,居沪甚久,与易大厂、吴湖帆、郑午昌、郑诵先、马公愚、溥心畲、张大千等时有往还,亦喜濡笔绘画,所作松石山水,清新疏淡,饶有文人画气韵。晚年供职南洋烟草公司,与王秋湄共事,秋湄亦字秋斋,章草精妙绝伦,琴斋甚为推重。人以南洋双杰称之。先生任职之佘,设琴斋书舍传艺,港澳一带,受其指诲者不少。作品之传世者有西泠印社拓行的《琴斋印留》两集及《千石楼印识》。印刷者有《琴斋书画印合集》两集及《甲骨集古诗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