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汉瓦当
书体:篆书
分类:汉金石
年代:秦汉
收藏位置:陕西淳化县文化馆藏
备注说明:汉金石作品欣赏
西汉官署用瓦。圆形,直径十五点五厘米,边轮宽厚。“关”字位于当面中央,篆书。字体朴拙,笔画纤细方硬,两侧各伸出一爪纹,增添了装饰性。“关”,泛指城门、要塞。按汉代习惯,函谷关可通称为“关”。即函谷关简称。函谷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关隘,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我国历史上有三处函谷关,即秦关、汉关、魏关。秦关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所建,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汉关为汉武帝元鼎三年(114),祖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仆“耻为关外民”,在向汉武帝申请并得到恩准后,自己出资,将故关东迁三百里,移至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魏关是三国时期,曹操讨伐张鲁、马超,为迅速转运军粮,在据秦关约五公里处开凿隧道,筑起关楼,故称魏关。此瓦出土于出河南省新安县函谷关古道上,故为西汉关隘遗物无疑。
西汉 合水置当
西汉官署用瓦。圆形,直径十五点八厘米。中心圆突周围一圈连珠纹,圆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篆书。字体规整,笔画方硬。外周一圈网格纹。合水,即合水县,唐置合水县。《读史方舆纪要》载:“合水县,因县东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县北,岔河流合,故谓之合水。县因水得名。”“合水置当”疑似为合水官署用瓦当。
西汉 吉祥宜官
西汉吉语用瓦。圆形,直径十八厘米。中心圆突外弦纹,圆外伸出四个长方形框,每框内各置一字,字体近似隶书,字形简略。“吉祥宜官”四字上、下、左、右十字读法。“吉”字反书,“祥”字省笔较多,偏旁“示”直接省去,书写为“羊”;另外,两两相邻四方框之间所形成的扇形空间内各饰一蘑菇状云纹,云纹左右各一乳丁。整个构图富丽规整,悦目华美。
其他瓦当资料
西汉 光耀块宇瓦当 面径18cm 陕西茂陵博物馆藏
西汉 长毋相忘瓦当 直径14.8cm 陕西淳化县文化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