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真草千字文
书法家:智永
书体:行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唐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日本私人藏
备注说明:智永书法欣赏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传) 每页29.3×14.2厘米 日本私人藏
《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京都小川为次郎,现为小川为次郎之子小川正字广巳先生收藏。后有杨守敬、日下东作(鸣鹤)、罗振玉、内藤虎所写题跋,有认为此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但多数学者,包括清代杨守敬等疑其为唐人临本、摹本。
此次扫描的版本难得可贵的是,题跋俱全,让我们得以了解此帖全貌,以及此帖的收藏与相关考证。
1912年日本小川为次郎氏把所得到的一个墨迹本影印行世,内藤虎考订认为,这即是所谓“拓王羲之书”“真草千字文二百三行”那一卷。天平胜宝八年(相当唐肃宗至德元年) ,日本圣武天皇死后,其皇后藤原光明子在把他的遗物献给东大寺卢舍那佛,遗物中的《献物帐》即包含此卷,现在已改装成册。每页高29.3厘米,宽14.2厘米。光绪辛巳(1881年)杨守敬即在跋语中指为唐时临摹本。
此《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传闻早在唐代就流传到东邻日本。而在中国本土者,南宋之后,《真草千字文》800本俱成劫灰。只有保存于西安碑林的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石刻本(左)。虽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称善本,但和墨迹(右)相比较,锋芒、使转含混多了。相比之下,石刻本轻重变化小,用笔中锋侧锋不明,含混而不见锋芒。可见米芾“石刻不可学”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