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黄州寒食诗帖 宋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4-10-23  

名称: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家:苏轼

书体:行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宋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备注说明:苏轼书法欣赏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 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点击右键逐页下载更高质量的全本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