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黄州寒食诗帖 宋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4-10-23  

名称: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家:苏轼

书体:行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宋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备注说明:苏轼书法欣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右键下载更高质量的全本

局部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书 34.5×199.5cm 元丰五年(10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