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草堂十志图卷
书法家:卢鸿
书体:楷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唐朝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备注说明:卢鸿书法欣赏
卢鸿(又作鸿一),字浩然(一作灏然),生卒年月不详,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卢家人,后来迁到洛阳,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卢鸿学问渊博,精通籀、篆、楷、隶多种书法,善于描绘山、水、石、树,造意清气袭人,得平远之趣。据史书记载,713年,唐玄宗选用贤士,以勉励天下,派遣使者备礼邀请卢鸿出山。卢鸿再三不肯。过了五年,玄宗再次下诏,称赞“鸿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钩深诣微,确乎自高”(《新唐书、隐逸传》)。恳切希望卢鸿能出山赴任,以满足他的心愿。卢鸿盛情难却,应召来到东都洛阳,谒见玄宗,不肯下拜。宰相很不明白,派人询问缘故。卢鸿答道:“忠信之人不讲究这些礼节,我敢以忠信进见!”玄宗闻知后,就另升内殿,设宴款待,当场授他做谏议大夫。卢鸿还是坚决辞谢。玄宗为了保全他的节操,不降低他的志向,就赐他一身隐居服,一所草堂,让他带官归山,每年可得到粮米一百石、布绢五十匹。而且还使他随时记下朝廷的得失,直接把状子交给玄宗。一些府县的官员也常常到他家拜访。卢鸿回山后,广开门户,召聚五百弟子讲学,直到去世。他为人清高,曾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宁极”。
卢鸿《草堂十志图卷》(临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卢鸿的绘画作品,主要是反映他清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卢鸿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笔意位置,清气袭人。最出名的是《草堂十志(嵩山十景)图》,包括草堂、倒景台、樾馆、云锦淙、期仙磴、涤烦矶、洞玄室、金碧潭等十景,谓之"玄居十志",每幅之前各书景名并题咏,讴歌自然,赞美隐逸的生活。
画风与王维相近,并与王维的《辋川图》一样,名传当时与后代,表现了卢鸿在绘画艺术上的精深造诣。但可惜的是,原作久已失传,唯能见到传为李公麟的《草堂十志图》临本。但仍然能使观者领略到原作的风貌,一直成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和临摹的名画。
卢鸿《草堂十志图》中的小楷题记颇为精彩,每景各题一段,或仿虞、或仿褚、或仿颜,无不神形兼备,耐人品味。即便是李公麟临本,也不失为研究宋以前小楷笔法之珍贵资料。
草堂。草堂者。蓋因自然之磎阜。當墉洫。資人力之締構。後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叶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及靡者居之。則妄為翦飾。失天理矣。詞曰。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長不易。
倒景臺。倒景臺者蓋太室南麓。天門右崖。傑峯如臺。氣凌倒景。登路有三處可憩。或曰三休臺。可以邀馭風之客。會絕塵之子。超逸真。盪遐襟。此其所絕也。及世人登焉。則魂散神越。目極心傷矣。詞曰。天門豁兮仙臺聳。傑屹崒兮零澒湧。窮三休兮曠一觀。忽若登崑崙兮中期汗漫。仙聳天開兮倒景臺。鯊顥氣兮軼囂埃。皎皎之子兮自獨立。雲可朋兮赮可吸。曾何榮辱之所及。
樾館。樾館者。蓋即林取材。基巔柘。架茅茨。居不期逸。為不至勞。清談娛賓。斯為尚矣。及盪者鄙其隘閴。苟事□湎。乖其賓矣。詞曰。紫巖隈兮青磎側。雲松煙蔦兮千古色。芳霍蘼兮蔭蒙蘢。幽人搆館兮在其中。霍蘼蒙蘢兮開樾館。臥風霄兮坐赭旦。粵有賓兮時戾止。樵蘇不爨兮清談已。永歲終期兮常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