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草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论书帖 唐朝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4-06-03  

名称:论书帖

书法家:怀素

书体:草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唐朝

文件格式:图片

备注说明:怀素书法欣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怀素《论书帖》纸本草书 38.5×4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刘仲能私人藏品(点击放大,并请

评论

释文: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今)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发。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式,最后入清内府。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书法无狂怪之势,有别二王等前人草法,圆浑高雅。或以为唐、宋间摹写本。

怀素草书,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董逌《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 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但无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逸为基本面目的。而《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他的《书帖》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相关报道:

成都专讯 人们常说“一字千金”。近日,记者在四川邛崃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刘仲能家看到了一幅“含金量”更大的字帖——刘仲能从成都地摊上购得的唐朝书法家怀素真迹。据刘称,上海一家古玩字画拍卖公司愿意出600万元的底价拍卖这幅字帖。如果刘所言无虚,这幅仅80余字的字帖每字价格少说也将在8万元以上!

据刘仲能介绍,6年前,他到卖字画的地摊闲逛时发现了这幅字帖。当时,字帖还未裱过。字帖上“乾隆御览之宝”和“嘉庆御览之宝”两枚印章首先引起他的兴趣。由于是草书,他和卖家不太认识上面的字,都以为这是清朝的一个圣旨残件。卖家开价2万元,刘仲能砍价后以2000元买回这道“圣旨”。

去年6月,刘仲能翻阅《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看到介绍怀素作品的文章时,突然觉得“圣旨”很像怀素的字。后来,刘发现《中国书画鉴定基础》一书上介绍怀素书法所配资料图片,竟然和他手中字帖一样。当地一些专家看过后,都认为是怀素真迹。字帖上有乾隆、嘉庆的印章说明它可能曾是皇家藏品,至于为何流落地摊则不得而知。

四川大学博物馆副教授、《中国书画鉴定基础》作者陈德安认为,如果这字帖是真品,“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以上”。日前,刘仲能与上海一家古玩字画拍卖公司取得联系。拍卖公司专家初步鉴定为真品,并愿以600万元 的起拍价拍卖这幅字帖。昨日,这幅字帖已被送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