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小众书体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西周晚期《哀盘/史颂盘》 西周晚期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10-28  

名称:西周晚期《哀盘/史颂盘》

书体:金文

分类:金文

年代:西周晚期

作品材质:青铜

《哀盘》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铜器铭文,以其古朴的文字和深厚的历史价值受到书法及金石学界的重视。以下将从介绍、原文、翻译、临帖教学、鉴赏和总结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


一、介绍

《哀盘》又称《史颂盘》,为西周晚期(约公元前9-前8世纪)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王对贵族的赏赐及册命仪式。其书法风格典型体现了西周金文的成熟特征: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饱满,布局规整,是学习大篆的重要范本之一。铭文内容反映了西周礼制与政治关系,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西周 哀盘


二、原文(铭文拓片文字)

由于原器铭文较长,此处节选典型段落:

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宫。旦,王各(格)大室,即立(位)。宰引右颂入门,立中廷。尹氏受王令(命)书,王乎(呼)史虢生册令颂。王曰:“颂,令女(汝)官䝟(司)成周贮廿家,监䝟新寤(造)贮,用宫御。锡女(汝)玄衣、黹屯(纯)、赤巿(韍)、朱黄(衡)、銮旂、攸(鋚)勒,用事。”


三、翻译

周王三年五月甲戌日,月相为“既死霸”,王在周地的康邵宫。清晨,王到达大室,即位。宰引作为引导,带领颂进入门内,站立于廷中。尹氏授予王命书,王召唤史官虢生宣读册命颂的诏令。王说:“颂,命令你管理成周的贮赋二十家,监督新征收的贮赋,以供宫廷使用。赏赐你黑色礼服、绣边纹饰、红色蔽膝、朱色佩玉、銮铃旌旗及马络头,以执行职务。”


四、临帖教学

1. 工具准备

  • 毛笔:中锋弹性较好的兼毫或羊毫。

  • 纸张:宣纸或毛边纸。

  • 墨:浓淡适中的墨汁。

2. 临习要点

  • 结构特征:金文结构偏方整,重心平稳,注意疏密匀称(如“王”字横画等距,“颂”字左右对称)。

  • 笔法技巧

    • 起笔藏锋,行笔中锋匀速,收笔自然回锋。

    • 线条需浑厚圆润,避免枯笔飞白。

    • 转折处多用转笔,少用顿挫。

  • 章法布局:通篇纵成行、横无列,字距疏朗,行气连贯。

3. 分步练习

  • 先摹写单字(如“王”“锡”“御”),熟悉笔画顺序。

  • 再通临段落,注重行气与整体协调。

  • 对比原拓调整细节,体会金石味。


五、鉴赏

  1. 书法价值

    • 线条丰腴含蓄,体现西周金文“篆引”规律,如“玄”“黄”等字曲线柔和中见力度。

    • 结体端庄中寓变化,如“宫”字宝盖头与“貯”字贝部的错落呼应。

  2. 历史意义

    • 铭文记录了西周的册命制度与赏赐礼仪,是研究周代官制与经济的重要文献。

  3. 艺术特色

    • 布局疏密有致,字与字间虽无牵连,但通过大小错落形成节奏感。

    • 锈蚀与拓片效果增添了古朴苍茫的金石气息。


六、总结

《哀盘》作为西周金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青铜器铭文的书法魅力,还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其笔法严谨、气象恢宏,是篆书学习者深入传统的必修课目。通过临习,可掌握大篆的笔法精髓,同时感受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涵。对书法爱好者而言,结合历史背景与艺术分析,能更全面地理解金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