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唐白休徵墓志
书法家:佚名
书体:楷书
分类:碑刻
年代:唐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砖质
收藏位置:托克托博物院藏
备注说明:白休徵与其妻阎氏夫妻合葬墓志
唐《白休徵墓志》墨迹 托克托博物院藏
2001年1月内蒙古托克托博物馆从一农民手中征集到一合唐代开元年间墓志,具体出土状况已不可知。据该农民介绍,该墓志出土于唐时的胜州城即今内蒙古伊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遗址东。该墓志虽然埋在地下浸泡已经将近一千多年了,但仍然保存完好。墓志由墓志盖和墓志本体组成,出土时,盖与本体合在一起,盖呈覆斗状,本体为正方形,长宽均为0.35米,厚0.06米。铭文为未经刊刻的墨迹,分别书写在墓志盖内侧(以下简称A面)及墓志本体的正面(简称B面)。两面有用墨笔画的竖方格,每格宽0.03米。铭文字迹清晰,每面均为11列,从右至左”读,每列13到17字不等。全文共327字(A面163字, B面161字)。
唐《白休徵墓志》墨迹 托克托博物院藏
A面铭文:
大唐故銀州龍川府長史白君墓誌銘并序
公諱休徵字義感,太原人也。曾祖皎,祖范,父成,並文武冠代,英聲曠古。經史兼美,著術為業。公琬琰為心,掩藍田而吐潤;芝蘭在佩,跨玄圃而騰芳。華蓋一峯,長河千里。包含六義,洞晤九經。十等所尊,三教領袖。動必合禮,行必依仁。豈圖明晦纏痼,膏育憊輟,天不慭遺,遽殲良善。春秋七十有七,開元九年夏四月九日卒于私第,嗚呼!去蘭室而瘞蒿菀,辭白日而歸厚夜。夫人常山郡閻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