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草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草决百韵歌册 明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8-28  

名称:草决百韵歌册

书法家:韩道亨

书体:草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明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备注说明:韩道亨书法欣赏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韩道亨 《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草决百韵歌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辶绕阙东边。长短分知去,溦茫视每安。

学习草书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草书的识读。不仅要能认,还要能写,并且写准确。因此,对于草书的初学者,除了需要临摹名家草书书法作品,目前有名的草书法帖如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等之外,还需要一种帮助识读和记忆草书草法的工具书,于是便有了《草诀百韵歌》。

《草诀百韵歌》起源于宋代,托名王羲之所书,到了明代已经有多种版本流传。所谓百韵歌,是指将草法编成押韵的歌诀,以便于记诵。《草诀百韵歌》将很常用、很容易混淆的草字的草法,通过并举、对比、归类等方式,标明其细微的区别,提示记忆的方法。如诀云:“有点方为水,空挑便是言”,有没有点,成为区别三点水旁和言字旁的关键。又如“玉出头为武”,出不出头,是草书“玉”和“武”的区别。总之《草诀百韵歌》因其实用性影响深远,是一本草书入门的范本。

此为韩道亨墨迹本,书于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韩道亨书法宗二王,擅长草书。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变。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豈易参。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才傍干成卉,勾盤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蹄号应有法,雲虐豈无传。盗意脚同适,熊絃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韩道亨《草决百韵歌册》纸本 1613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