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毛笔行书的写法,摘自: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圣教序》
帖中5个“國”字基本上是三种写法,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第一种写法图
①形方字稍大,行楷写法,方笔为多。
②国字框“口”向右上取势:
A.横折的折是亦方亦圆,收笔出钩,给人以方刚之感。
B.左上角不封口。
C.底横放在整个字的最后一笔完成。
③里面“或”的写法:
A.注意笔顺:横→斜钩→“口”→提→撇。
B.“口”以“么”代替。
C.右上点减省,以上横收笔向左上翻转映带代替。
④细节:“或” 的斜钩收笔要与“口”的右竖相连。
2.第二种写法图
①形方字大,行草写法,用笔较重。
②“口”是草书写法,两笔完成,但形态较端正。
③里面“或”:
A.笔顺是:横→斜钩→“口”→撇→下横→右上点。
B.“口”写成了一圆圈,只是上半部分细,似若隐若现。
C.下面一横写成斜势。
D..上面右点安放很有讲究。
④细节:国字框“口”几乎写成了同字框“门”,横折是圆转,收笔有意往下伸长,向左顺锋出钩,给人以流畅之感。
3.第三种写法图
王羲之书法把这个字写活了。
①形长字大,行草写法,圆转用笔为多。
②“口”两笔完成,属草书写法。
③里面“或”写法:
A.注意笔顺:横→斜钩→“口”→撇→两横。
B.“口”和撇连写,成弧圈状。
C.下面多写了一横。
D.右上点减省,但由于上横笔断意连,也可以看成是代替了右点。
④细节:“口” 的横折是圆转,向右上取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