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曹操
别名:曹吉利、曹孟德、阿瞒(或称曹瞒)
年代:东汉末年
字号:字:孟德;谥号:武王,武皇帝(曹丕追谥);封号:武平侯、魏公、魏王;庙号:太祖(曹丕追尊)
分类:软笔/毛笔书法家
擅长书体:章草
主要成就:选拔人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实行屯田,统一中原、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述志令、蒿里行、孟德新书、孙子略解
出生日期:155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
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
职位:丞相、魏王
备注:衮雪二字取材于中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
曹操(传) 《衮雪》 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藏
“衮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
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晋代陆云给陆机的信中说“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传为曹操唯一书法为“衮雪”二字,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相传曾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时,豪情难仰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魄与壮志。
此石现存陕西汉中市博物馆,后人因慕其名,又在“衮雪”二字左侧追镌“魏王”两个小字已示区别。“衮”字一撇一捺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则有静态质感。然而,很多学者认为这件书迹不过是后代的好事者所伪造,我们可以看出“衮雪”二字的笔画,是由一个习惯於楷书写法的人所作的隶书,而曹操的时代楷书并未成熟,不应该有这种情形,由此可见它绝非曹操的书迹。
曹操性格豪爽、气度非凡。他不仅有盖世之才,纳贤之德,而且长与军事,善于书法,乐观进取,可谓文武双全。庾肩吾《书品》称其“隶墨雄瞻”, 《唐人书评》称:“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岩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