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索靖
年代:三国→西晋
字号:字:幼安;谥号:庄
分类:软笔/毛笔书法家
擅长书体:章草书
主要成就:击破西戎,败河间王;著名的书法家
主要作品:《索子》《草书状》《出师颂》《月仪帖》等
出生日期:239年
逝世日期:303年
出生地: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市南湖一带)
职位: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太常、司空(赠)
备注:敦煌五龙之一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擅长章草,是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姊孙。以下是其生平及艺术成就的整理:
二、书法成就
-
艺术地位
-
代表作品
三、学术与影响
-
著有《索子》《晋诗》《五行三统正验论》,已佚。精经史、谶纬之学,传承汉末儒学。
-
其章草影响后世隋唐草书,被列为北宗书风代表之一。
四、轶事典故
-
铜驼荆棘:预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道:“将来当见汝于荆棘中!”
-
莫高题字:敦煌文献载其于莫高窟题壁“仙岩寺”,为莫高窟最早记载。
-
交往二陆:与陆机、陆云兄弟有交,陆云书信提及索靖。
五、家族关系
-
子嗣:索鲠、索绻、索璆、索聿(均举秀才)、索綝(西末重臣,后降汉赵被杀)。
-
孙辈:索石元(索綝子,立为世子)。
六、历史评价
-
《晋书》称其“有先识远量”。
-
张怀瓘《书断》列其章草为神品,评“山形中裂,水势悬流,坚劲古今不逮”。
-
刘熙载赞其书“倜傥而弥自检”,康有为推其为章草复古之宗。
七、史料来源
-
《晋书·卷六十·索靖传》
-
《宣和书谱》《书断》等书法典籍
-
敦煌遗书《莫高窟记》等文献
附:生卒年说明
《晋书》载索靖卒于303年,享年六十五岁,推其生年为239年;《书断》称“年六十”存疑,学界多从《晋书》。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市南湖一带)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
索靖出身世宦家族,历任州别驾、驸马都尉、尚书郎、雁门太守等职。晋惠帝时封关内侯,以荡寇将军之职平定西羌叛乱。赵王司马伦篡位时,索靖响应三王举义有功,累官后将军。河间王司马颙进攻洛阳时,索靖率雍、秦、凉义兵大破其军,却因战斗致伤而逝世,享年六十五岁。累赠司空、安乐亭侯,谥号“庄”。
索靖善章草,传东汉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其章草书,自名“银钩虿尾”,时人称“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张怀瓘评价索靖书法“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著作有《索子》《晋诗》《五行三统正验论》等,书法作品有《月仪帖》《毋丘兴碑》《载妖帖》《七月帖》《出师颂》《急就章》等。
西晋初年,索靖、卫瓘这两位著名书法家均任尚书之职,在“台省”,都善草书,故时人称他们为“一台二妙”。索靖与张芝都是敦煌人,而且索靖是张芝的外甥,因此索完全秉承张法,遂成西晋名书法家。
索与张是一种特殊的书法世家。索靖字幼安,累世宦族,有一个极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就显出“逸群”之才,诣太学、游三辅,驰名海内。晋武帝时,擢为尚书郎。据《晋书》卷六十载,卫瓘与索靖同在台府任职,都以草书知名,受到武帝的喜爱,只是两人各有千秋,卫瓘的笔力略胜,索靖的楷法稍强。卫瓘之子卫恒著《心体书势》,索靖则写《草书状》,两家书法理论上都添了光彩。
索靖留下的书迹有:章草《七月帖》、《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篇》、《母丘兴碑》等。《月仪帖》为当时书信文体的范本,其内容依每年12月之序,与朋友互通音信而设计,字体章草,波磔常带锐角,结体比皇象《急就章》更富变化,字数较多,为索靖的代表作。唐张怀瓘《书断》将索靖章草列为神品。
索氏家族中,还有索纷、索永,与索靖并称敦煌“三龙”,但是没有留下书迹可供叙说。还有一位索统,字叔彻,晋武帝时人,以占梦为业。他的书法艺术与索靖同样风格,曾留下《太上玄元道德经》书迹,这是敦煌发现的老子《道德经》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