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

古今中外绘画名家资料查询

画家 于安东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3-11-10  

画家:于安东

分类:油画

国籍:中国

擅长门类:油画

荣誉成就: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位履历: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生地:山东 烟台

出生日期:1960-01

备注:安徽 合肥

于安东·图册

于安东

于安东

于安东·简介:

于安东,擅长油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关键岗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安徽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油画艺术委员会理事。于安东在安徽师范大学主要讲授课程方向:素描、油画。于安东主持研究课题:1999年“绘画与视知觉”安徽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2006年“俄罗斯与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素描教学比较”安徽省教育厅项目。2001年,于安东荣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教学优秀“二等奖”。

简历

1960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

1982-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0-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

1992-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研修班;

1996-199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研修班;

1999-2000年,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班;

2003-2004年,国家公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叶里梅耶夫工作室访问学者;

2003-2004年,国家公派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油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4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教育博士生。

于安东作品《深秋蕴意》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种子》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萌动情结之二》、《萌动情结之三》、《萌动情结之四》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

作品参展

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

1995杭州·中国水彩画展;

世纪之光·安徽省小幅油画展“一等奖”;

建国50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97安徽省油画展“三等奖”;

1991安徽省油画展“优秀作品奖”。

个人画展

“银色理念——于安东油画作品展”——北京;

“于安东艺术工作室开放展”——合肥。

论文

马克西莫夫与中国美术教育《艺术与教育》,(俄罗斯国家重点杂志)2007年第1期(季刊);

中国美术教育现状《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版》,(俄罗斯国家重点杂志)2006年第4期(季刊);

学院素描教学《艺术与教育的辩证法》,(俄罗斯国立师大造型艺术系杂志)2007年6月号

从圣彼得堡年展——春季展谈起,《美术》2004年7月号(月刊);

列宾美术学院的传统与现实,《美术研究》2004年第3期(季刊);

声音的外在化——可视的声音,《世界美术》2004年第3期(季刊);

`97安徽油画展及安徽油画现状,《中国油画》1998年第2期(季刊);

俄罗斯美术与中国美术教育及创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双月刊);

视知觉与绘画创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双月刊);

人性张力的萌动《艺术界》,1998年第2期(双月刊);

人性,性别的魅力《美术文献》2000年总第20辑(丛刊)。

于安东的画多是从“女人体”这个母题中发展而来,因为他从这个母题中“发现了自己的兴奋点”,发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人性主题。当于安东从男性立场出发去感觉、理解和思考自己所感兴趣的这个对象世界时,我们看到,他笔下的女人体从写实、夸张到变形,愈益具有一种“性”符号特征。

“女人体”,不仅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更是作为一种“性”的存在;不仅反映出“客体”的压抑,而且反映出“主体”的欲望。因此,“人性主题”不仅是通过一个特定对象(女人)的朦胧意识与压抑状态来表现,而且是通过一种独特的男性视角将其具体化为一个“女性主题”:在自然本性的萌动与文化规范的限定中难以求得平衡。

画家愈是对性征过分地夸张,愈是强化女性原始的生命力度,便愈是感到性压抑的难以忍受。臀体的无限膨胀,正是在压抑机制下缺少正常释放的结果从而揭示出文化限定(自然是男性中心文化)所具有的反自然人性的一面。而作为客体的压抑所折射出的也是主体的压抑。主体愈是将客体描绘成一个“国王的存在”和“欲望的对象”,这种压抑感便愈显得强烈。

书法网,一个优质综合性书法艺术平台!
书法网»于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