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草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跋张旭率意帖 清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9-04  

名称:跋张旭率意帖

书法家:蒲华

书体:行草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清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备注说明:蒲华书法欣赏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释文:学大草书昉阁帖而寝馈旭素则必有所得然素师帖多如圣母帖自叙帖小字千文大字千文草心经秋兴八首毋虑十余种而张长史极少阁帖中略略有之此率意帖世所罕见字只数行可知草圣之为草圣也耶 观摩者须作举头天外之想扑去俗尘三斗

款署:光绪丁未伏日蒲华跋。

钤印:作英。

回顾清末民国时期的画坛人物,不能遗漏蒲作英;细数清末民国时期的书坛精英,同样不该漏掉蒲作英。作为一个文人画家,蒲作英是以一笔潇洒俊逸、乱头粗服的墨竹驰名于世的,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印象。与吴昌硕的显赫地位和号召力相比,蒲作英落魄一生,寒酸潦倒,无论就影响还是提携时风的能力而言,都远逊于前者。然而就蒲作英对清末民国时期书坛所作的贡献而言,他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跋张旭率意帖》为蒲作英的力作之一,被列为《画家墨迹拔萃》系列早已出版。此作为行草之间,初看胡涂乱抹,又绝不失行家手段。蒲作英是清代帖学代表人物,他崇尚宋人帖学风气,取法宋四家中对二王法度研究最深的米芾行书,是帖米芾的“刷字”功十分明显,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作品中的空间结构与线条形态,迥然不同于一般书家的按部就班,而是体现了明显的个性:重欹侧不重平正,重交叉不重平稳,追求揖让、动荡、变化及出奇制胜、即兴应变。蒲作英既有写字的传统心态,又对字本身抱着一种满不在乎的艺术家风采。他并没有高谈阔论要打破文字结构,但他实际做的,却是典型的不尊重文字的可识可读规律。作品中处处流露字形的变化,合乎法度的笔法变体,乱头粗服,不衫不履,甚至有意东倒西歪,还有意打破行距字距整齐划一的约束,制造冲突碰撞、伸拳展腿的效果,令人瞠乎其后。他在创作前未必事先安排,而是即兴发挥,证明蒲作英的创作意识极强,兴之所至,绝不有意收敛;而是纵横折冲、斩截杀伐,颇有信手拈来之妙。尽管他义无反顾地作自我表述,但依然出规入矩,不像张瑞图、傅山等对点画形态作太多的变形。我们在欣赏时,可以领略蒲公书风的奇气,领略他那种出入合辙的潇洒意趣。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

蒲华《跋张旭率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