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矫亭说 明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8-30  

名称:矫亭说

书法家:王守仁

书体:行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明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上海博物馆藏

备注说明:王守仁书法欣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上海博物馆藏

王守仁《矫亭说》册 21.6×11.1 正德乙亥年(1515)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君子之行顺乎理而已,无所事于偏;偏于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则傲,偏于慈者,矫之以毅,然或失则刻,偏于奢者,矫之以俭,然或失则陋。凡矫而无节过,过则复为偏,故君子之论学也,不曰矫而曰克,克以胜其私,无过不及矣。矫犹免于意必也,意必于私也,故言矫者未必能尽克己也。矫而复其理,亦克己之道矣。行其克己之实,而以矫名焉,何伤乎?古之君子,其取名也廉,后之君子,实未至而名先之,故不曰克而曰矫,亦矫世之意也。秋卿方君时以“矫”名亭,尝请家君为之说,辄为书之。阳明王守仁识。

《矫亭说》之文是代其父王华为朋友崑山方秋卿建立"矫亭"后所作文章,此件原为手卷,但后被割裱成册页。纵21.6厘米,横11.1厘米,共194字。藏于上海博物馆。“矫”为矫正、矫枉之意。文章论述了过柔者,矫之以刚,过慈者,矫之以毅,过奢者,矫之以俭等道理,认为完美的人必须随时修正德行,加强修养。

徐渭曾评其书: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册页后有清人钱大昕、汪志伊、侯涵、方治、陆世仪、归庄等人题跋。《矫亭说》是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