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草书作品

毛笔楷、行、草、隶、篆、小众书体书法作品欣赏

何陋轩记 明代

加入收藏 书法网   2025-08-30  

名称:何陋轩记

书法家:王守仁

书体:草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明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备注说明:王守仁书法欣赏

局部大图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何陋轩记》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为予自上国往,将陋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后略)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前略)……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略)

王守仁《何陋轩记》卷 纸本 草书 29.8×67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略)……龙场,久而乐之,聊寄此以慰舜功年丈远怀。

此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明史.王守仁传》说,王守仁抗章救戴铣等人,"(刘)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这篇《何陋轩记》,就是为此而发。文章以亲身经历,赞扬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正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相反,他们比之于中原的那些"狡匿谲诈,无所不至"的人来,倒是"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等待着大匠去雕琢,也就是用"典章文物"去影响他们,清除其"崇巫而鬼事"的陋俗。文章剖析精微。在封建士大夫中,能排除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实在很难得。

该作品创作于正德三年(1508年),即王阳明受廷杖并被贬贵州龙场的第二年。《何陋轩记》是王阳明身处逆境,以宽博豪迈之气书写的早期草书代表作,与他之前的草书相比,该作一改温和秀润的气息,在行笔上更加果断,字形虽为纵势,但横向上的开合更为大胆,行与行之间穿插得当,字与字之间气息贯通,连绵不绝且更具节奏感。

他在文中表露的“谪居龙场,久而乐之”的放达胸襟,在该作品中也依稀可见:行文跌宕,错落有致,用笔自由大胆;笔力劲健,自然连贯,虽有狂放豪迈之气于其中,却未曾失其法度;用笔收放有度,顿挫分明,挥洒自如。通篇书卷颇有黄庭坚之风、文徵明之韵,气势蓬勃,充满霸气,毫无滞拙之态。明徐渭《文长集》云:"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睹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

此作款署为“舜功年丈”所作,舜功应是王盖,字舜功,安徽宣城人,与阳明同为弘治十二 年进士。原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