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楷书蘅花馆诗钞册
书法家:徐三庚
书体:楷书
分类:毛笔书法作品
年代:清代
文件格式:图片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浙江省博物馆藏
备注说明:徐三庚书法欣赏
徐三庚《楷书蘅花馆诗钞册》32.5×21.8cm×16开 188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蘅花館詩鈔》冊現藏浙江省博物館,是晚清書法篆刻家徐三庚的楷書作品。目前僅見榮寶齋出版社二〇一二年《中國書法全集——楊峴、張裕釗、徐三庚、楊守敬卷》、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一六年《金罍野逸——徐三庚書法篆刻集》中收錄。
蘅花館,晚清思想家王韜的齋館名。王韜(一八二八——一八九七年),字仲弢,又字子潛、紫詮,號天南遯叟,苏州人。其詩寫抱懷、言閱歷,在當時有“杜老浣花陸劍南,天南遯叟鼎而三”的詩壇地位。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〇年),字辛穀,又字诜郭,號金罍、袖海、翯然散人等,上虞人。徐氏是晚清碑派書家和皖派印家的代表人物。其隸書雖然功力深厚,但惜未完全跳脫時態。篆、楷兩體及篆刻格調頗高,皆顯個人獨特面目。在名家如林的晚清藝壇中,能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
此楷書冊,正文十六開,跋一開。單頁縱三二點五厘米,橫二一點八厘米。一九〇行,計二一六四字。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徐氏五十八歲時所書。藍紙和金液的結合,行遠字近的章法,大小參差的字形,收放自如的結體、靈活多變的用筆,展現了徐氏魏楷纖穠華麗、清俊秀逸的書風。
一八六二年,王韜因上書太平天國將領而遭清廷通緝,後流亡香港二十二年。其間,王韜應邀出國及私往內地的活動情況,史料多有記載。觀徐氏跋文所述,此時雙方相識已三十餘年。也就是說,他們在二十幾歲的青年時代即已定交。一八八二年,徐氏與王韜偶遇于上海街市。這是王韜流亡香港後,兩人的第三次見面。這次相遇,王韜贈以徐氏《蘅花館詩錄》。徐氏讀後感慨:“天僅厄君于境遇,而未嘗厄君于文字!”既嘆老友境遇,又惜其文采。第二年九月九日,徐氏認真抄錄二十五首,以誌交誼,略釋於悒。因跋文是向第三人表述的口吻,故此冊應該不是為王韜所書。文中僅提到“以歸諸君”,就不得而知了。若干年後,歸程景溪收藏。冊中鈐有“程景溪”、“新安程氏圖書”、“霞景樓書畫印”程景溪(一九〇五——?),字南隱,齋館名霞景樓,工詩,富收藏。與陸儼少為無錫美專同窗,關係莫逆。這樣,我們也就明白了簽條為什麼是陸儼少書寫的原因。徐氏鈔詩大量使用了碑別字、通假字、異體字,可見他勤于研習北碑,且文字功底深厚。為方便學習和欣賞,傅隨堂仁棣整理了釋文,後又交由我校訂。另外,遇有漏鈔、增刪和順序倒置的情況時,我將原作註釋以藍色小字顯示,而誤處則以紅色小字說明,以便諸友清晰流暢的品讀詩句
丁酉仲春,梁選鋒于冷香軒。陸儼少署籤
蘅花館詩鈔
《題湯雨生所畫紅梅》
毗陵將軍仌雪姿,清撡惟許梅花知。
平生豪气鬱不發,驅使十指生橫枝。
老榦槎枒肎受屈,如竹秀逸?支離。
着花自作娬媚態,非似寒女彊入時。
我聞將軍罷官後,所娛三絕書畫詩。
性解好文不好武,儃自游戲供臨池。有
時潑墨作屏障,興酣落聿何淋漓。此
幅渲染意迥異,將謂俗眼工相皮。詎知
神韻更超絕,冷香拂拂寒須眉。年徠坌
土斷清夢,披圖一見神為馳。憶昔命
儔游白下,將軍高臥秋江湄。招延近
局作雅亼,東南壇坫此主持。閨中聿
法亦清挺,唱龢猶存琴隱詞。曾幾
河山忽破碎,滄桒人事譄吁悲。將軍
節與梅花似,芳心勁骨同爭奇。幸
逃劫火有此冊,摩挲千徧空懷思。
《題湯雨生都督留別吳興諸子詩札》
將軍向以文章名,胸中所有非
甲兵。吳興山水擅天下,宦游猶
得娛閒情。粗官亦期不朽業,良
友名山供作述。平生悔到此方遲,
天末浮萍溷踪蹟。皆都督詩札中語。其時將
軍初罷官,九梅餞別東風寒。畫
工繪圖尚好事,想見當日疆圉安。
吳越鶯花正滿眼,如帶長江天塹
限。秣陵城中作寓公,琴隱叢書方
論撰。忽然烽火耀江頭,將軍一死
成千秋。吳興兵劫亦相繼,泉石荒涼
失鵂游。今日讀詩重歎息,如此風流真
歇絕。江山無恙昔人稀,掩卷還君淚
嗚咽。
《題金壽門手書詩卷為包茂才作》
冬心三絕書畫詩,天姿所造稱逸奇。就
中畫聿尤擅譽,乃其承法非一師。
字體結搆頗樸媚,涉古即古稍矜意。
樗厓作手推清新,賞誦不足為寫
記。我聞翁昔作遠行,途窮賣畫揚
州城。一朝落魄畫失色,城中無人知
姓名。德州大夫偶見面,從衡筆力驚
奇?。招延幸舍為唱提,聲價日高